第三十九节 崩殂-《荣耀归于罗马》


    第(2/3)页

    这一天,靠着坚若磐石的步兵方阵称雄西方数百年的罗马人突然感到一丝灵魂深处的心悸,那是一种无法感知却真实存在的恐慌,与匈奴人的战斗,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不妙预感:也许,他们赖以自豪的罗马军团,已经无力对抗那支来去如风、聚散如云的草原狼群了!

    浓厚的阴霾笼罩而来,无法控制的恐惧如潮水般席卷幸存的罗马将领们的内心,步兵军团失去了威力,罗马,还靠什么来守卫?这是所有人的疑问。

    身为东部帝国奥古斯都的狄奥多西也不例外。也许他懂得如何去克服恐惧,但不代表,他会对匈奴人的强大视而不见,得过且过。

    当哥特人的残余被彻底消灭后,暂时清闲下来的狄奥多西就已经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皇帝的宝座,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地位和荣誉的收获,更多的是责任。狄奥多西需要对罗马负责,需要对自己治下的子民负责,更要对那些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袍负责。

    然而,思虑的结果却让狄奥多西忧心忡忡。也许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习惯,狄奥多西在分析敌人的时候,总是会刻意地放大一些敌人的威胁,甚至会站在敌人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这一次狄奥多西在认真的推演思虑过后,也不禁被未来东部可能面临的局势所担忧。

    匈奴人太有优势了!

    帝国内部的情况积弊重重,在调整这一切,振兴国势的措施取得成效之前,罗马几乎无力去对尚未准备好的匈奴王国施展任何形式的牵制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坐大!这意味着,狄奥多西必须无奈放弃自己最擅长的以攻代守,而改为纯粹的防御态势,被动守卫帝国疆域,这无疑非常不利。

    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一旦帝国与匈奴人真正进入战争状态,更多的漏洞会层出不穷,即便狄奥多西不断将发现的问题代入,进而多次完善自己制定的整个防御系统,却仍然遗憾地发现漫长的边境线上处处都是破绽,尤其是对于以骑兵为主的对手匈奴人来说,如果他是匈奴人的王,他至少有数种方法可以让帝国疲于应付持续衰弱,直到倒下。

    没有时间了,狄奥多西需要更多的情报,匈奴人的牙帐、匈奴人的军队构成、匈奴人的附庸、经济、技术、统治架构,以及重要人物的信息,狄奥多西需要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对手,有关它的一切,前提是秘密进行,至少不能让匈奴人知道,一双眼睛时刻不停地在紧盯着他们,而这样一来,最佳的选择无非就是商队了。

    击败哥特人后,狄奥多西受瓦伦提尼安委派,全权负责和匈奴人的和谈事宜,毋庸置疑,这是一次耻辱的和谈,罗马人的皇帝阵亡沙场军团全军覆没,而事后却只能委曲求全,性情刚烈的狄奥多西当然从心底拒绝这份耻辱的合约,然而,作为一名帝国的领袖,他必须隐忍和妥协。

    狄奥多西按捺下内心愤怒,亲自率领使团前往匈奴境内,与匈奴王卢阿进行了谈判。而借着此次和谈的机会,狄奥多西得以就近观察到了匈奴人的军队,并且搜集到了不少匈奴高层的情报,其中包括那位神秘的匈奴国王卢阿。

    亲眼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让狄奥多西更添忧虑,匈奴人的野心几乎是不加掩饰,昭然若揭,他们眼中的狂野和征服**就连狄奥多西也不禁为之感到恐惧,那是一支由无数狼群组成的军队,狡猾、凶残而又忠诚、勇猛,而领导他们的头狼年富力强、众望所归,受到所有人的崇拜和服从,卢阿王虽然没有子嗣,但早年病死的弟弟却留有两个儿子阿提拉和布莱达,这让匈奴人的中枢几乎不可能出现不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