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早上。 刘涛吃过早饭以后,神清气爽的坐在自己的书房。 阳光穿过落地窗,把人晒的暖洋洋的,同时还把胡同的风景送到了眼前,让人十分惬意,特别想煮一壶茶,看一本书。 刘涛拿出《五只小猪》的书稿。 不过。 在看书之前,他先把手机拿出来,在静音之前浏览下消息。 群里。 橙子先生本来还在对刘涛这摘桃子的行为表示愤慨。 不过。 在刘涛送的橙子快递到了以后,橙子先生原谅他了。 至于另一个群—— 这是他认识的一些推理小说作者、编辑或者编剧的群。 群里的人们在讨论昨晚的明侦。 这一期的明侦挺火的。 特别是最后苏安说的那一段拔高节目意义的话,时光短视频狂推。更不用说还有“天灰灰”这首歌了,契合的剧情和催泪的歌,直接把话题推上了热搜。 不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群里的作者和编剧们正在讨论剧情呢。 显而易见。 江洋在这一期节目中,并没有把案子设置的很复杂,也不是很烧脑。在揭露凶手的时候也没什么让人惊艳的反转,但节目评价就是好的不得了。 群里的作者们在研究门道,总结下来就是关注家暴等社会问题,然后把江阳在别的小说题材上发刀的本领拿过来,如此就成了一篇优秀的推理文本。 作者甲:“咱们可以借鉴一下。” 毕竟。 这么多年的推理小说写下来,他们现在写推理,想要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犯罪手法和推理真挺难的。 作者乙:“对,真可以学习一下,江洋的《长夜难明》不也是推理相对较弱,但因为关注社会问题,所以刚出版的时候,给了读者很大的震撼?” 作者丙:“怎么感觉江洋在不知不觉中,开创了个流派?” 刘涛看到这儿,心中一动,忽然想到江阳说过的一个词儿。 他在群里敲下五个字发了出去:“社会派推理。” 群里人都说:“对对对,这词儿挺合适的。” 刘涛想不到江阳在不知不觉中,又开创了个流派。 当然,这种聚焦于社会问题的推理小说,并不是江洋头一个写的。 据刘涛看到的小说,岛国有些推理作者也这么写。 只是不成气候,没有代表作罢了。 更没有人根据他们的作品,据此提出社会派推理这样的说法。 这就跟武侠小说中的门派一样,得有绝学,得成名,然后才能开宗立派。 话说回来。 刘涛还是更喜欢逻辑至上,以推理解谜为主的正宗推理小说。 这种挑战推理的烧脑感觉,就跟解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一样,解出来以后有一种大夏天喝到一口冰可乐的爽感—— 咦? 刘涛看了看杯子里的枸杞,觉得自己让江阳带偏了。 他打开稿子。 然后。 江洋一上来就给他一个意外—— 终于不再是遗产了!! 波洛要去查十六年前的案子。 这案子还不是说十六年后,罪犯再次出手了,而是凶手也就是女主已经被抓,经过审判,被判谋杀丈夫,被关进监狱,还已经死了。 换句话说—— 波洛要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为十六年前的案子翻案! 刘涛不由地期待起来。 然后。 他发现这本书比江洋过往的推理小说都好读,因为波洛一章一个走访对象,先后走访了当初办案的律师,法官,警察等,然后又走访了当初案件的五个证人。 一章一个人,身份还不同,所以不会混淆身份。 然后。 因为是查案,所以这些人向波洛叙述的都是同一个案子。但因为关系和情感的不同,所讲述的案子和故事也有一些不同。 不过—— 除了女主的妹妹以外,余下四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认为女主是凶手。 围绕一个案子如此重复,本来应该很枯燥的。 但是! 就这些不同,让刘涛乐在其中,就好像玩找茬的游戏一样,他在其中寻找不同,然后试图在波洛真相大白之前,率先找出争取的答案—— 甚至。 当五名证人把案发前后的情况记录下来,再次呈现在读者面前,刘涛知道江洋要做什么时,刘涛生出一种战栗感! 他的双腿忍不住抖起来。 这种抖不是冷的,而是激动的。 他明白江洋的意图了,江洋要借波洛同读者竞赛! 这竞赛还不同于以往的推理小说。 过往的推理小说至少有犯罪现场得要读者脑补。 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波洛和读者一样,都是只有五个人的证词,也就是说,读者和侦探仅能依靠证人对十几年前的口述,查出真正的真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