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准备卖衣服,蓝家接人-《重生在高考:带着糙汉发家致富》


    第(2/3)页

    今天天气确实好,太阳冲破束缚,照耀大地,到处都暖洋洋的。

    老头老太太们早早的就坐到了黄家树下,沐浴阳光了。

    大多数人都已经脱下了厚夹袄,换上薄袄,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榆枝还不行,仍旧穿得厚实。

    里面穿的是王新凤新给她织的粉白色的毛衣。

    毛线是刚来帝都的时候,在大商场买的。

    榆枝皮肤白皙,配上粉白色的毛衣,更显细嫩。

    外面是一件白色的羊毛大衣,也是商场买的,花了好几百,在这年头,算得上是巨款。

    桑大壮和王新凤一点迟疑没有,看到的第一眼,就坚定的要给榆枝买。

    母子俩在对榆枝好这件事上,空前统一,高度默契。

    当然,眼光也是好的,榆枝穿上很好看,王新凤桑大壮母子俩成就感满满。

    厚也是真厚,在普遍薄袄的人群里,榆枝比老爷子老太太们穿得都厚。

    “哟,你们母女俩去哪啊?”

    婆媳俩手挽手出门时,黄角树下的老爷子老太太们纷纷笑着打招呼。

    王新凤回道:“家里孩子的朋友要来做客,我们去前边市场买些东西。”

    老爷子老太太们笑着打趣了几声,有了孩子的黄角胡同,都多了几分鲜活气。

    “哎,丫头,你之前给老关头送的那个糕点不错,老头子爱吃,你给老头子再做一份行不?”

    柳老爷子柳山砸吧着嘴问榆枝,这也是个馋嘴老头。

    柳山快七十岁了,搞科研的归国华侨。

    妻子是外国人。

    当初国家需要,他不顾妻子孩子的挽留,毅然回国。

    近三十年的时间,投身祖国建设当中。

    这里的房子是他出国前的老宅,回来后也一直住在。

    科研期间,老爷子不但研究出不少成果,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还教授了不少学子,为科研事业,培养出无数人才。

    回国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从未和家人见面,联系过。

    或许是思念的吧,但老爷子总是很乐观,从来不表现出任何难受。

    近四十年,也一直孤身一人。

    偶尔会回研究室指点一番后辈,其余时间,就在黄角树下,和老头老太太们唠嗑抬杠。

    榆枝在黄角胡同住了这么长时间。

    这里的老爷子老太太了解了不少,仿佛这里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一个让她感动且敬佩的故事。

    “好啊,柳爷爷可有什么喜好,我按照您的口味来做吧,正好今天没事。”七十来岁的老爷子,按照年龄,榆枝喊一声爷爷,倒也合适。

    柳老爷子很是高兴:“那可好,老头子不挑食,什么都爱吃,你捡拿手的做就是。”

    “那行。”

    榆枝和老爷子老太太们告别,牵着王新凤去买菜。

    婆媳俩刚走,黄角胡同就驶进一辆小车。

    桑葚桑叶兄妹俩溜溜达达到大院的时候,蓝天勤正在往车子里搬东西。

    第一次上桑叶家,他恨不得把家搬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