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琼林宴上出风头-《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3/3)页
武植听罢,才恍然大悟刚才的气氛为什么那么怪异了!原来经过这几天状元楼极其卖力地鼓吹宣扬下,自己作为状元郎的大名已经传播京城内外,家喻户晓,锋芒太盛,被大伙给盯上了,木秀于林风必摧啊!
“好啊!恭敬不如从命,植权当为此佳宴助助兴吧!”武植略作沉思,决定再露一下脸,再添一把火。既然端王赵佶爱好文学,那他就尽量“投其所好”了,他需要搭上赵佶这条船才能更好地实施自己的计划,现在天赐良机,他怎么能白白错过呢?
听说状元郎要大显身手,仪鸾司官员连忙拿来笔墨纸砚,并抬过来一张干净的案桌,置于大伙的面前。
武植走到案桌前,只手敲着桌面,故作沉思状,稍待片刻后,提起笔,用行草一字一句地写道:“《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后世杨慎的词,他又借用过来了,脸皮太厚,没办法。写罢,他放下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拿起酒壶,斟上一杯酒,慢慢地喝起来,很有一股云淡风轻的样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刚开始,大家一边看他写字,一边轻声地诵读时,还没有太在意,但渐渐的诵读到最后,细细品味,才不由得惊呼出声,拍案叫绝。
这首词的英雄气息和磅礴气势,完全把在场的众人震撼住了,而且武植写的行草字体也把他们震住了,词写得好,字也写得不错!
“好词!好字!”“写的真好!”“太好了!”“真不愧是状元之才啊!”众人一遍遍地诵读,情不自禁的赞叹起来,看向武植的眼神又多了一份敬畏,自叹弗如。
这边的喧嚣引起了王公大臣们的注意,纷纷走过来观看,当见到武植写的词和字,也都彻底的不谈定了,加入了赞叹的队伍。章淳、蔡京等众位大臣看向武植的表情更为复杂,赞叹者有之,欣赏者有之,冷肃者有之,警惕者也有之,心思各异。武植迎着他们的目光,微微一笑,淡然处之。
“武植兄真是大才啊!”端王赵佶挤出人丛走到武植面前,由衷的说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敬意,笑意溢于言表。
“王爷谬赞!”武植连忙起身,笑着给他躬身行礼。人家都跟他称兄道弟了,他要打好跟赵佶的关系,可不能失了礼节。
这时,长像酷似赵煦的普宁郡王赵似也笑着走过来向他贺喜,武植也连忙躬身回礼问好。赵似看起来比端王大一岁,清秀俊逸,人看起来更端庄稳重些,有种随和感,但脸色有点苍白,有点柔弱。赵似跟赵佶,两人可是竞争皇帝宝座的最强对手啊。
在人群中,武植也看到了申王赵佖,十五六岁左右,有眼疾,眼睛有点斜视。也同时看到了咸宁郡王赵俣,十四岁的样子,比较精壮。而祈国公赵偲年纪比较小,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孩。这些小王爷,都还没有长大啊。
琼林宴终于在喧嚣中结束了,互相告别后,武植和潘伟坐上王二驾驭的马车赶回家里。一路上,潘伟还沉浸在琼林宴的盛况和回味武植的词句中,兴奋难抑。
武植写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在琼林宴又大出风头,词惊四座,大家争先传诵抄阅,一时间搞得整个汴梁城洛阳纸贵。武植的大名直逼被贬儋州的苏轼苏大学士,甚至已经盖过了苏大学士的风头,毕竟武植是当朝的状元郎,文采斐然,而且还未满十九岁,更加年少有为。
99mk.infowap.99mk.info
/135/135528/3182017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