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世界大战爆发-《大上海1909》
第(2/3)页
而此时在基尔海面游艇上度假的德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获悉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的消息后立即停止浏览活动。他活像一个押下了赌注的赌徒一样。不停地狂叫道:“1914年是千载一时的机会!”
英国伦敦当局有一部分亲德的内阁官员和议会议员获得这个消息之后就知道要糟了,这绝对是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此时英国伦敦当局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流露出参战的意图,因为它既担心德国悬崖勒马,又怕承担首先发动战争的责任。同时,英国内阁中。12名阁员不赞成参战,上下两议院也有不少人不同意参战。整个工人阶级和大部分自由党人反对参战。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群众集会要求英国宣布中立。在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的压力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向暗地里德国驻英大使说,英国同俄法两国没有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并一再申明英国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
沙俄当局的内部的气氛也极为紧张,因为巴尔干同盟是在沙俄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沙俄一再向外界展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但是奥匈帝国一再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张,现在奥匈帝国皇储被刺,奥匈帝国势必会对塞尔维亚做出行动,而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采取军事行动就触犯了沙俄的利益,为了保住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以及影响力,沙俄绝对不会放任奥匈帝国侵犯塞尔维亚不管。
其他各国在闻讯之都保持了观望的态度,特别是法国当局,它呼吁奥匈帝国要保持克制,这件刺杀案应该是可以查清楚的,等待案件查清楚之后再做决定。
接下来的几天,欧洲列强们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暗流涌动,从6月28日到7月4日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奥匈帝国当局派出了最强阵容调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一案,在这一个星期内,案件很快被查得水落石出。
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刺客叫普林西普,是一个名塞尔维亚族青年,他在枪杀斐迪南大公夫妇两人之后当场被警察抓获,并且对自己的真实身份供认不讳。
奥匈帝国高层得到调查结果,两天以后。也就是7月5日,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亲笔信呈交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信中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的帝国……如果我们容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意味着我的朝廷和我的领土将长期遭受危险……最近在波斯尼亚的可怕的事件发生以后,你一定也认为奥塞之间的敌对想求得友好的解决已是不可能的了;只要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首都)这种罪恶的煽动根源不受到惩罚,则所有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将受到威胁。”信中所谓惩罚塞尔维亚,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弗兰茨?约瑟夫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战争行动。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看完信之后当场对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表示奥匈帝国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国作为一个盟国和友邦为它的后盾。德国将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并且认为如果我们放过这次如此有利的机会,将是可惜的。
7月5日和6日,威廉二世连续召集高级将领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宫举行会议。他把可能发生战争的信息告诉自己的大臣和将军们。将军们回答皇帝说,一切战争准备已经就绪。总参谋部的军需部长报告皇帝说:“在这次觐见后,我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动员计划已在3月31日之前全部完成。军队和往常一样,都已做好准备”。于是德国作出了发动战争的决策。
奥匈帝国当局得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肯定答复之后,也开始了积极的备战工作,并且准备率先挑动战争。就在德奥准备发动战争的同时,俄法两国也积极备战。
7月20日。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访问俄国。在彼得堡冬宫举行的两国首脑会谈中,两国首脑相互保证说,一旦对德国开战,两国一定履行自己作为盟国的义务,俄国过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国际危机中,曾经三次让步和退缩,1914年它决定这次绝不让步和退缩了。俄法在两国会谈公报中以及在公开的外交场合,都一再强调两国“珍贵的友谊”,大肆渲染“亲如兄弟的海陆军力量”,并互相表示要“忠诚不懈地与它的盟邦合作”。
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史称“七月最后通牒”。该最后通牒一共十项条款,塞尔维亚当局只接受了八项,驳回了第五和第六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