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萧遥喝完药,继续处理政务。 她的皇朝,是个千疮百孔的皇朝,到处都是问题。 房止善写了一会儿,看向萧遥,见她脸上的疲惫更深了,忍不住道:“皇上,不如稍事休息?” 萧遥回神,问:“如今是什么时辰了?”听了房止善的回答,就说道,“朕小憩一阵,你且到外头去坐坐罢。” 说着,扶着红雀与枕心,出去了。 房止善看着萧遥走得极其缓慢的背影,再想到她从前剿|匪时的英勇与肆意飞扬,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好似被棉花堵住了似的。 他到了御花园,看着一丛丛开得异常绚烂的菊花出神。 这里秋光很是不错,不知道,皇上有没有空到这里来赏花呢? 发现自己在想什么之后,房止善打住了思绪,板着俊脸,身手摘了一朵菊花,放在手上仔细端详。 皇上之于他,便好似他手上的菊花。 开得那般绚烂,却叫他亲手断了生机。 意识到自己的思绪又想到了萧遥,房止善一下子将手上的菊花扔了,然后快步前行。 走了不知多远,忽听一道略有些谄媚的女声道:“千真万确,奴打听过,皇上最近的身体越发不好了。若真的……届时我们贤王登基,娘娘便是太后了。” 另一道女声斥道:“噤声,这也是你可以说的么?快不许说了。” 房止善皱起了眉头,这声音虽然拒绝,但是语气里那种认同,却十分明显。 谄媚嗓音道:“是奴多嘴了。不过奴也只是为我们娘娘鸣不平而已,明明皇位是抢贤王的,皇上却不尊娘娘为太后。想必老天爷也看不过去,使得她甫一登基,便中了毒。” 房止善皱起了眉头,手指动了动,很想上去将那嘴碎的宫女给掐断脖子。 什么时候,一个小小的宫女,也配妄论皇上了? 她配么? 还有贤王的母妃,不过一个宫女子出身的玩意儿,也敢妄想做皇上的太后? 一想到正是因为自己下毒,才导致这些人心中贪念滋长,以为有机会,他的心情就更焦躁了。 房止善闪身进了假山里,静静地站着,等一个宫妆美妇人领着几个宫女经过时,手指轻弹,将一些药粉弹了出去。 直到把这种药粉弹完,他才闪身悄然离开。 那是一种能让人身上起红疹子且引起全身范围发痒的药粉,药效能持续一个多月,是他用来对付袭杀于他的神秘高手的,这些天没遇着神秘高手,拿来对付这些痴心妄想的女人,正合适。 也好让她们长个教训,皇上可不是她们可以妄论的。 萧遥小睡片刻,心里记挂政事,很快起来,回到御书房继续处理政务。 房止善已经等在那里了,见萧遥刚睡醒,本来苍白的脸蛋上,带了一抹红晕,眸光不由得一亮。 萧遥开始处理政务,待有需要时,才让房止善代笔。 约莫半个时辰后,大太监从外头拿了一本折子以及几张纸进来。 萧遥拿过来一看,目光顿时一亮。 这是她一早命人准备的报刊,如今总算弄出个雏形来了。 她粗略看了一遍折子,便开始看手上的报刊。 报刊被弄成了一个小册子,第一版,是最近新颁布的政令——对鳏寡孤独的救济福利,各地方开辟一处养济院,保障这些人的吃住,但可分派一些任务给他们,让他们内部互相帮助。 其实如今的萧国国力不足以开设纯粹的养济院,可萧遥经过一番计算,觉得提供吃住,让鳏寡孤独干点活——老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年轻人则做点手工,基本上能自给自足,便还是力排众议颁布了政令。 第二版,则是各地方兴修水利的政令。到第三版,则是某地某官员带领当地百姓,做出了何等好成绩,第五版,是各地一些短小的奇闻异事,最后第六至第十版,则是话本故事。 在封面最后,有约稿启事,声明各地奇闻异事可投稿,故事亦可投稿。 萧遥仔细读完,发觉严肃性与娱乐性都有了,便批了折子,通过了这份几经修改的报刊雏形,责令其明日起开始发行,发遍全国。 除此之外,她又下令,报刊发行之后,当地须设读报人,于每日午时在集市上宣读第一版与第二版的政令,务必使天下百姓都知道这条政令。 萧遥知道,这其实也有弊端,但是刚发起之际,便是有弊端也顾不得了。 处理完政务,萧遥开始在御花园散步,也当做是锻炼身体。 房止善跟在萧遥身后,跟萧遥提起报刊上的消息,点出养济院有可能存在的弊端——若地方官员坏心,极有可能将之当成是压榨鳏寡孤独的手段。 萧遥点头:“我自然知道。不过,先做事,弊端慢慢除。” 房止善又问:“皇上发此报的目的,可是让天下人知道政令,避免当地官员隐瞒百姓,私吞朝廷的拨款?” 萧遥点头,看向房止善:“房卿果然有大才。当初怎么就不肯为官,非要到各地转一圈呢?” 房止善笑着说道:“当时年少轻狂,后来到各地走了走,涨了见识,才知道自己当初的肤浅与可笑。”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逛了大半个御花园。 萧遥不得不承认,房止善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也是个令人如沐春风的人。 可惜偏偏是个野心极大的,时刻想着把她推翻了自己上位。 安公子、张公子等其他贵公子到御花园散步,看到萧遥与房止善有说有笑,顿时都警觉起来,马上走上前来,跟着搭话。 大家进宫的目的,除了成为皇夫,也有一展抱负的想法,所以能在皇上跟前露脸,给她好印象,也是所有贵公子的目标。 因此,他们是不愿意被房止善专美于前的,即使房止善真的很优秀。 萧遥被众贵公子围住,你一言我一语,虽然称不上聒噪,可她精神头不好,还是感受到了压力。 她想到历来皇帝宫中都有后宫佳丽三千,忍不住好奇,真的不觉得烦人么? 诸如到御花园走走,起码能遇到几个妃子,你一言我一语,吱吱喳喳,这散心的目的,就彻底没了。 这样的日子,如何能忍? 这时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各地有什么习俗与美食上。 萧遥对此感兴趣,便认真听起来,间或问几句。 贵公子们见她听得认真,便越发说起来。 这时,一名贵公子笑着说道:“深宫寂寞,皇上若有了闲兴,也可到臣的故乡走走,品尝臣故乡的美酒美食。” 安公子一听此话,心里头就是止不住的难过。 他马上看向带笑坐在菊花旁的萧遥,生怕她心里难受。 走遍天下,吃遍天下美食,是皇上的愿望,只是如今,却再也不能了。 她被疾病锁在了重重深宫中,也被肩上的责任锁在了重重深宫中。 房止善一听,眸色瞬间变得幽深,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萧遥。 他想起,那年上元节,萧遥放花灯时许的愿望——岁岁平安。 那时,他知道她中了藕断丝连,是没办法岁岁平安的,所以心里涌起的,是对明媚少女的是怜悯。 可是现在想想,却忽然心如刀割。 萧遥笑道:“深宫寂寞,倒是谈不上,朕刚登基,政务极多,可顾不上寂寞。不过,各地的风景与美食,倒是朕十分向往的,若将来有机会,朕定然要走一走。” 安公子听到前面,觉得果然是皇上会有的回答——她总是如此,很积极地生活着,即使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 听到后面,想到按照时间,她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寿命,心里又难过起来,忍不住说道:“皇上一定有机会走一走的。” 说完这话时,感觉到喉咙里的更咽,他便难过地抿了抿薄唇,垂下眼睑不再说话。 而惯会说安慰话的房止善,这一刻也忽然失去了声音。 晚间,有宫人来报,说贤王的母妃并身边侍候的宫女们身上长满了红疹,据说还痒得得厉害,疑似生了痘疮,太医建议隔离治疗,贤王母妃宫中暂时封宫。 萧遥得知,当即便命人将贤王带离其母身边。 而这时,太皇太后也传令过来,让萧遥不可去贤王母妃宫中,此事由房淑妃与安贵妃处理则可。 萧遥知道,太皇太后此举,是怕自己体弱,去了被过了病,因此没反对,只着人去打听消息,并随时来报。 临要睡下时,安贵妃与房淑妃终于处理好贤王母妃宫中之事。 贤王被带到太皇太后跟前养着,而贤王母妃宫中则封了宫,一应侍候的近身宫女,都留在宫中,避免将痘疮传给宫中其他人。 得知此事处理完毕,萧遥传下口谕,着太医们熬煮能预防的汤药,使所有宫人都能喝上,又须得好生注意贤王母妃宫中,务必把人治好。 过几日,萧遥想到想到隆冬将至,或许各地又有灾情了,但是国库并不丰盈,怕是又要为钱发愁,当下便苦思冥想,决定办个赏菊宴,号召百官捐钱捐物做好事。 丞相与兵部尚书知道萧遥这打算,都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知道国库虚空,可是皇上这么明目张胆地向百官要钱,也太不客气了些吧? 她难道就不担心,后世历史怎么写她么? 缺钱皇帝,但凡处置百官必抄家,登基第一年拖延百官的饷银碳敬,第二年号召百官捐钱——这不管哪一个,都很不好听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