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吕雉:慈母手中线-《天命唯汉》


    第(3/3)页

    而这十万骑兵,打下了一个即便是雄鹰,飞一年也飞不出边界的庞大帝国。

    当然了,蒙古人有着天然的养马优势。

    但其实和很多人印象中的不一样,蒙古马也分很多种,那种身体矮小,耐粗饲的马匹,其实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通常只用来当驮马、以及提供奶和肉。

    蒙古军中作战的主力,还是蒙东草甸子上养的大马,以及从金国官马场中夺取的战马为主。

    后来蒙古骑兵在攻入中亚之后,迅速换装了诸如阿拉伯马在内的一众顶尖战马。

    所以,才有了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战绩。

    只是后来和四大汗国闹翻,良马的来源几近断绝,再加上蒙古人沿用祖辈的粗放式育种,不仅蒙古人,就连中原的马种也随之退化。

    刘盈一直推广的马球,赛马等带有博彩属性的运动,以及将乌骓马拉去配种,就是想要培养优良的马种,为了组建这十万骑兵做准备。

    农耕民族养马的困难,在于人马争地。

    亩产有限的情况下,土地产出的粮食如果让马吃了,则人就要饿肚子。

    但现在不同了,总人口不过一千多万的年代里,刘盈提前解锁了玉米这种大杀器。

    农业的生产成本之所以一直很低,是因为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雨水、阳光、风、以及昆虫等,其实都是大自然无偿提供的。

    尤其是阳光。

    所谓光合作用,就是植物转化太阳能为有机物的过程,它可以说是万物的能量之源。

    植物吸收太阳能,食草动物吃掉植物,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这就是能量在生命之环之中的流动。

    人类耕种农作物的方式,就是利用植物将人类无法直接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可以供人类食用的粮食。

    而小麦的光转换率大约是百分之一,一些品种原始的水稻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数字。

    但玉米,则是百分之四!

    也就是说,同等种植条件下,玉米吸收阳光的效率要远高于水稻和小麦。

    亩产,自然也要高很多。

    大量推广玉米的种植,不仅仅是为汉朝的人民提供了粮食,更重要的是由此而衍生出的其他事物。

    比如玉米糖浆、淀粉,比如刘盈最看重的,饲养牲畜,以及战马的饲料!

    只可惜现在国内的情况还很复杂,不太适合直接跟匈奴人开战,否则有了足够精锐的士兵,以及配套的战马和武器铠甲,将冒顿请来长安跳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那句老话说得好。

    穷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达则自古以来固有领土。

    刘盈的打算是,暂时和匈奴人保持和平,维持贸易,然后共同开发西域。

    至少,丝绸之路需要保持畅通。

    嘿嘿,哈密瓜和葡萄……刘盈嘴角微微上扬,向张良行礼后转身离去。

    刘邦虽然拒绝了称帝的请求,但称帝所需要的受命坛却在刘盈的监工下,已经修建了七七八八了。

    ps:先更后改!

    /89/89767/21020589.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