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为了迎接刘璟,朱桂可算是花了很大的心思。 这一次的接风宴,他请来了现今大同府内的大部分官吏和大小商人。 至于那些豪门望族,他们现今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官吏,一部分因为投资大同商会而成了商人。 而让刘璟感到颇为惊讶的是,这些人前来赴宴,出了一张请帖之外,竟然没有带任何礼物。 这可和南京甚至是整个大明境内的其他地方的‘官场风俗’有所区别。 要知道就算是一方家族的族长过个寿宴,都有收礼的做法,更不要说朱桂还是一位藩王了。 不过他注意到,朱桂没有任何不悦的神色,而往来宾客甚至是王府的下人似乎也对此习以为常。 代王府内满满当当的摆下了二十几桌,而饭桌上的很多菜品更是刘璟闻所未闻的。 其实他在大同府这一个多月内,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整个云州,除了人口之外,似乎要比南京更加的繁华。 这不仅体现在这里的物价水平非常低,而且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能买到很多新鲜的蔬果和其他的新奇物件,而这些甚至是南京都不曾有的。 而通过旁边的商人介绍,他这才得知,这一切竟然都是他旁边的小王爷朱桂‘发明’的。 这让刘璟心中不由得再次掀起了惊涛骇浪。 刘璟本来对于朱桂给予商人这么高的地位的做法还是有些不解的。 毕竟重农轻商是华夏两千多年以来的经验。 可是现在他稍稍有些能理解朱桂的做法了。 正是因为这些商人的工作,才能让大同府内的货物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而朱桂这位小王爷要做的就是把商人这股力量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即可。 他也确实做到了,现在大同府几乎所有的商人都加入了大同商会,至于整个云州,也有一半以上的商人参与其中。 而一旦加入了商会,这些商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们就有了更多合作的机会,这也避免了商人之间的过度竞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