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逼迫县尊-《大明末年》
第(2/3)页
如此这般遭了灾祸,心中怒火难平,周遭学子学生一见,顿时义愤填膺,各个摩拳擦掌,就要替吾辈读书人讨个公道,吵吵嚷嚷的就要往县衙去请愿。
亢得时那座师思考片刻,觉得也算靠谱,但自家何等身份,不便动身,就直接招呼各自学子去了。
说来亢得时平日里人缘不错,加上大伙给他老师几分面子,来的读书人,光秀才就有七八位,其余正在进学的不下二十人,这群人直接闯入县衙之中,就求父母老爷做主了。
陈孟吉这会可真是头大了,前头才好不容易使了银子,打diǎn上上下下,总算将一整个百户所的伤亡遮掩过去,对于占山为王的李璟,他可是彻底没了办法了。
上报吧,恐怕一个纵容失察的罪名是跑不掉了,再加上连续三年期考税赋不满,罢官去职,就是自家最好的结局。
这叫他如何能够接受,想自家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中了个同进士出身,一县父母正印官才做了几年,年纪才三十多岁,这还没享受到呢,就回乡养老不成?
如此就只能瞒着上头了,好在代州官场也不想生事,只要李璟不公然打出反旗,就随他去了,况且这会,晋南流民四起,正是朝廷焦头烂额之际,这事一旦叫朝廷知道,届时大兵入境,伤的是本乡本土的乡绅,何苦来着。
再者说了,原任山西巡抚宋统殷剿匪不力,已被撤职查办,暂由山西按察使许鼎臣代行巡抚事,所属兵马不过万余,北边宣大一线的边军防御蒙古诸部,也不敢轻易调动,哪来多余的兵马前来剿匪?
陈孟吉前后送出了数千两银子,才总算平息了这事,只是不知道当初,如果知道今日之事,他还会不会收下李璟的银子,帮他平息王家的事了。
花开两朵,各提一枝,陈县尊好不容易平息了事态,心中只求李璟不要再生事端,好生在两县交界地带做他的山大王就是了,不想淳县的学子蜂拥而来,就请自家前去剿匪,这是什么道理?哪有自寻麻烦的道理啊!
这简直是拿我陈某人耍着玩呢?想现在李璟拥兵上千(大族给的数字),他可拿李璟可没办法,躲着他还来不及呢,自家凑上去?闹出事端,谁来解决?!
“尔等所言具事,本官已是清楚,经查乃是旁县之盗匪也,不归本县统属。”陈孟吉虽说是一县的县尊,这些秀才还是自己diǎn中的呢!
可架不住这些人身后代表的乡绅啊,这家治理县境,全赖乡绅帮助,再加上他们一腔热血,也不好明着拒绝,只得避重就轻,敷衍了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