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上)-《倾宋》


    第(1/3)页

    ps:新的一个月,求月票推荐票打赏啦诸位书友们!

    文天祥的意思实际上很清楚,这楼烦之战之所以称之为亘古未有的大捷,不只是因为这一战中忽必烈身死,自前宋鄂州之战时到今日,华夏最强大的敌人战败,还因为蒙古军队一触即溃的表现,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曾经让华夏感到恐惧、冲杀起来悍不畏死的蒙古鞑子,也终于在连续的失败中士气崩溃。笔趣Ω阁Ww『W.  biqUwU.Cc

    数十万大军抵挡不住一个蒙古万人队冲锋的悲惨经历,已经彻底成为过去,现在是蒙古军队在浩浩荡荡而来的明军面前不战而溃!

    双方的士气已经被彻底扭转,叶应武自襄阳之战以来在军队上下的诸多功夫此时已经取得了大成功,而作为这一切的主导者,叶应武值得文天祥如此称赞。不只是因为挽救一个民族于危亡之中,更是赋予了这个民族对于复兴和强大的希望,更是带给了这个民族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气儿,这精神气自前宋南渡以来,已经黯淡了百年。

    楼烦之战规模并不算大,实际上双方参战的军队甚至还不到五万,而且真正交手的时间不过一两个时辰,但是这却像是一个分水岭,代表一个暗淡的时代终于渡过,华夏迎来了又一个上升期,一个开疆拓土、比肩汉唐的上升期和辉煌期。

    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随手从桌子上拿起来一个信笺递给文天祥:“你们两个看看这个,这是锦衣卫对于草原上局势的分析。”

    “草原上的局势?”文天祥怔了一下,而他身边的苏刘义上前一步接过来,苏刘义将领出身,身为右丞相又是主管军事,几乎在叶应武说到草原就明白他的意思,顿时忍不住眉毛一挑:

    “陛下是打算继续向草原用兵了?”

    “不是朕打算,而是朕别无选择,”叶应武伸手揉了揉额角,显然提到这件事情他也有些头疼,“八剌还真是蒙古人中一个上好的搅屎棍,本来忽必烈死后,蒙古忽必烈部肯定会收敛气焰,甚至放弃和林退走草原深处,以防我军进兵,可是现在八剌一路冲到了和林城下,忽必烈部想要走也没有机会了,只能死守和林,凭借着那点儿军队,想要在和林这么一座草原上的孤城死守,岂是那么容易?”

    “八剌部和忽必烈部有血海深仇,而且八剌绝对不是那等往事如烟、概不追究的人,否则以他行军打仗的能力,早就可以收拢部下和海都分庭抗礼,不至于一直屈于海都之下,一直到现在才有出头之日,所以他绝对不会放过和林城中的忽必烈部残余部众,”苏刘义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蒙古忽必烈部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和林一战,必然是不死不休。”

    叶应武感慨道:“等到海都被押解到了京城,朕还真想见见这个家伙,问问他当初是怎么节制约束八剌的,这个刺头还真是麻烦。”

    文天祥和苏刘义相视一笑,实际上海都和八剌的关系更多的也是偏向于同盟而不是上下属,否则海都后来不会一口吞并八剌的土地和部众,而八剌也不会一直不肯出力进攻星星峡。

    双方至始至终都相互提防、相互觊觎,叶应武肯定不会不知道这个,这么说只是感慨甚至说是吐槽一下八剌这神奇的搅屎棍能力。

    叶应武伸手在棋盘上敲了敲:“随着忽必烈身死,蒙古在西线也支撑不了多久,八剌十有**是要杀到和林城下的,而和林城中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工匠,朕可以不要和林这座城,甚至可以不要那些金银财宝,但是这些年被蒙古鞑子掳掠北上的我华夏子民以及那些工匠,朕是必须要。”

    顿了一下,叶应武有些无奈的说道:“所以无论是朕还是前线军队,都别无选择,必须要冲入草原。”

    文天祥张了张嘴,虽然他很清楚这样做对于大明来说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甚至要付出很大的牺牲,但是他知道,正如叶应武所说的,大明别无选择。且不说那些工匠一旦为大明所得,将会在大明工部的领导下创造出来多少奇迹,单单就是那些多少年来被掳掠北上的汉人子民,大明就没有坐视不管的道理!

    大明口口声声说着要比肩汉唐,当年大汉军队曾经在卫青、霍去病的带领下在草原上大杀四方,后来盛唐军队也将嚣张不可一世的突厥打垮,为唐太宗打出来了“天可汗”的封号。而现在轮到了大明,面对虚弱不堪的蒙古,面对百年来所有被掳掠的汉人子民,大明责无旁贷。

    当蒙古陷入内乱,当这些汉人子民很有可能沦为炮灰,大明将士没有在边境上坐视不管的道理。

    这不只是一个王朝统治者和他军队的责任,更是一个民族的统帅不可推卸的责任。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翘以待王师归来的,不只有幽燕的百姓,还有更北面草原上的汉人百姓。尤其是大明北伐之前,蒙古人在幽燕进行坚壁清野,本来就有大量的百姓被掳掠北上,大明军队多加阻拦,但是终究救下来的只是少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