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刀枪突出阵势横(中)-《倾宋》


    第(3/3)页

    只不过所谓的重兵终归只是相对的,忽必烈在此处留下了两三万兵马,对于一支人数不会过四五千的明军偏师来说,绝对是一块崩了门牙都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但是对于一支大明主力战军来说,可就没有这么困难了。

    尤其是这主力战军还是天武军这等在北伐的过程中几乎是顺风顺水一路掩杀过来的那种。

    站在大同府的城墙上,奉命留守大同府的孛儿只斤·爱牙赤看着前方旷野中越来越多的明军步骑,脸色已经煞白。他是忽必烈的第六子,也是这一次陪同忽必烈出征的大小子嗣当中最小的一个,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忽必烈不想让他去前线冒险,所以专门将他留在了大同府,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给大军转运粮草,以及确保大同府的安稳。

    忽必烈平日里教子颇严,大汗诸子基本上都是早早的成家立业、建立功勋,所以掌管区区一座城池对于爱牙赤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所以每天爱牙赤过的还很悠闲自在,毕竟在这城中不愁吃、不愁喝,总比在草原上自己带着一个部落披荆斩棘、努力打拼来的轻松容易。

    只是没有想到这一份难得的悠闲自在,竟然这么快就到头了。

    因为按照忽必烈的设想,就算是幽燕那边很难取胜,伯颜和史天泽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拖住明军,就算是再不济撤入草原,明军也会将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毕竟大明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幽燕,叶应武就算是调动新组建的镇东军也不调动幽燕的那几个主力战军,就可见一斑,所以为了彻彻底底拿下幽燕、消除隐患,大明的几支主力战军突然调转方向进攻打通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就算是真的来了,也不可能是倾巢出动。所以忽必烈在大同留下两万多步骑,已经足够应对大多数有可能的威胁。

    只是忽必烈怎么也没想到,叶应武竟然会使出奇兵突袭这样的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搅乱幽燕局势,再以大军向前猛攻、多面夹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幽燕战事,可以说幽燕一战,叶应武将明军将士的胆略,大明各主力战军之间一较高下的心态以及蒙古幽燕军中蒙古人和其他族群貌合神离的缺陷等等用到了极致。

    然而就算是这样,叶应武也不敢抱有百分之百的期望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给江镐的旨意就是要求他自己决定,这也就是说,天武军是向东还是向西叶应武自己也不清楚。

    不过好在一切都在向对大明最有利的方向展,天武军出现在了大同府城下,遮天蔽日的军阵、迎风飘扬的赤色旗帜,无一不在说明前来进攻之军队的强大。

    忽必烈想不到,爱牙赤更不会想到,不过好在爱牙赤终究不是吃干饭的,蒙古的哨探早在蔚州就现了天武军的踪影,意识到这一支丝毫不掩饰自己行踪的军队十有**是奔着大同府而来,爱牙赤飞快的派出传令兵分别向北和向南,一来将这里的紧急情况告诉忽必烈,二来也期望草原上能够再有援兵过来。

    就算是麾下有两三万兵马,爱牙赤也没有丝毫能够战胜明军的信心。

    而且这大同府的重要**牙赤自己也很清楚,一旦大同府丢了,蒙古军队就只剩下岢岚水这一条退路了,那一带多山谷和激流,就算是之前忽必烈进军匆忙,也只是率领骑兵部队走的那一线,而大队的步卒和辎重还是从大同府南下,所以走岢岚水撤退的代价,蒙古承受不起。

    咬着牙攥紧拳头,爱牙赤看向城下已经开始准备进攻的明军。

    父汗,您要是在这里该有多好,孩儿害怕这城,真的守不住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