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天南地北号声急(下)-《倾宋》
第(2/3)页
顿了一下,王虎臣接着说道:“更何况蒙古鞑子在幽燕的军队数量是有限的,咱们在这里杀得激烈,蒙古鞑子为了确保此处还在掌控之中,自然要从别处调集军队前来,到时候古北口那边面对的压力自然要小很多。整个北伐幽燕之战的关键还是在古北口,无论是咱们还是天武军,全力进攻锦州和居庸关,都是在给古北口分担。”
“事不宜迟,某这就吩咐弟兄们备战。”王大用收敛笑容。
伸手指了指背后的土坡,王虎臣沉声说道:“此处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大凌河,等天亮了咱们就上去看看,说不定能够现什么。”
————————————————
上党,壶关。
壶关山势如壶口,所以称之为壶关,也是整个上党的咽喉重镇,扼守太行山脉,沟通东西,是从河北向山西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从太原一带南下直指河洛的必经之地。
古来上党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初战国七雄的秦国和赵国曾经在这一片山水之间大开杀戒,长平之战爆的地方也就在壶关西南不远的地方。这也进一步证明这一片因为太行山经过而突起的山地,有着怎样战略意义。
向西可以直指关中,向东可以杀入河北,向南可以横扫河洛,而向北则是直通太原府,如果不是因为还有大河阻拦的原因,这里真的就是整个中原和北方的枢纽,不过饶是如此,此地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小觑。
刚刚入夜,壶关城内外就已经被灯火照亮,壶关前后的营寨,一直拓展向天边,点点灯火将偌大的营寨照亮,如同天上的星河流入人间。禁卫军、镇东军和神卫军同时驻扎在壶关内外,十多万人再加上十多万民夫,拉开如此大的架势,就算是北伐开始这么久,无论是蒙古还是大明,还没有哪支军队达到过如此规模。
“臣参见陛下!”不等叶应武走上阶梯,张世杰、杨宝等随驾将领都毕恭毕敬的拱手行礼。
这是壶关的城楼,也是整个壶关城的最高点,可以在此处俯瞰下面的大明军营,壶关是军事重镇,所以城墙高大,以往也颇多驻军,此地主要是军事用途而非民事管理,所以这城墙上的城楼甚至要比府衙的议事堂大上不少,再加之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所以叶应武索性就选择在这里议事。
夜风吹拂衣袖,叶应武大步走入楼中,回头看了一下灯火通明的城外,忍不住笑着说道:“朕这几年戎马倥偬,走过的路不少,经过的天下雄关雄城也不少,但是这城门楼,还真的没有上过几处。算来也不过是慈溪、兴州、泸州、临安寥寥数处。”
杨宝是跟着叶应武一路走来的,听到叶应武如此感慨,心中也是忍不住一番感触,自己当初只不过是庆元府一个落魄都头,甚至地位还比不上当时的杨守明,可是现在,跟着叶应武南北转战、历经风霜之后,终于已经一步步走上了神卫军将军的位置,这要是在几年之前,那根本不敢想象。
这个年轻人自己一手缔造了奇迹,并且也没有忘记所有跟随他的人。
“陛下文治武功,当为古往今来天下第一之圣明君主,登上慈溪城楼,和文相公谈笑之间就破贼无数;登上兴州城楼,挥手之间就是雄兵百万、百姓归心;登上泸州城楼,翻覆手便扭转川蜀战局;而登上临安城楼,陛下更是一手缔造今日之日月大明!”张世杰笑着说道。
周围的官员和将领们脸上都流露出笑容。陛下从来都没有表示过自己不喜欢溜须拍马之词,但是因为叶应武身边文天祥、6秀夫等从龙元戎,也绝对都不是溜须拍马之徒,根本不屑与此,所以没有人知道叶应武对于被拍马屁到底是什么感觉,更没有人敢于去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日张世杰破天荒的夸赞一番,有心于此的人顿时都想趁着这个机会观察一下叶应武的态度,而无心于此的人,想到张世杰话中所言并非虚假,也都开心一笑。
叶应武侧头看向张世杰,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自家姊夫还真是好心人啊。叶应武很清楚,张世杰本身不是溜须拍马之辈,而且以他现在皇亲国戚、北伐统帅的身份,位极人臣,根本也不需要去溜须拍马,如果真的需要的话,让叶家大姊出面,远远比一点儿吹捧之词来得有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