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夤夜谈兴亡(下)-《倾宋》


    第(2/3)页

    叶应武轻轻一笑,在贾似道心中我是什么样的存在?怕是眼中钉肉中刺的存在,这位贾相公只要找到空隙,还没有见到他放手,如果不是叶应武通过六扇门和锦衣卫把兴州经营的跟铁桶一般,恐怕皇城司早就已经渗透进来四处生事了。

    想想连王安鹤这样的人物,贾似道都没有放弃拉拢,更是通过王安鹤这些官员不断地向叶应武控制的地方渗透。并且拉拢那些中间派的官员,叶应武就知道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挑战。

    见到叶应武不可置否。只是微笑,叶梦鼎点了点头:“既然你自己心里面明白那就好。当初你江伯父他们在朝堂上不也是忍住了贾似道的压迫,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老夫知道这不是远烈你的性格,但是在临安这种地方,万万要记住这一句话,不可鲁莽造次!”

    叶应武慎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天武军的希望和山河半壁无数百姓的未来期望,这一次万万不能像之前那样兵行险招了。以为一次出错损失的不只是他叶应武,也不只是天武军了!

    沉默了片刻,叶梦鼎终于还是下定决心,一直低垂的头抬了起来,眼睛中闪动着炯炯神采,一如叶应武印象中那个总是昂扬着斗志的爹爹:“不过还有一句话你要记住。”

    听到老人语气中的郑重,叶应武霍然起身,冲着叶梦鼎一拱手:“孩儿不才,还请爹爹示下。”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叶梦鼎说出这句话似乎也在心中纠结了很长的时间,以至于声音都有些颤抖,“天武军就算是入了临安,依旧是有獠牙的猛虎。不是饿得奄奄一息的病猫,该动手的时候也就不用考虑别的了,老夫还不信这天下有谁能够拦得住你和天武军!”

    叶应武肃然挺直腰杆:“孩儿谨记。”

    仿佛说出这句话耗费了老人太多的心力。叶梦鼎有些颓然坐到椅子里,他自己心中也很清楚。天武军一旦在临安动手,意味着什么。或许自己用尽一生功夫维护的整个大宋。都会在那兵戈当中倒塌,这对于一个已经七旬的老人是难以接受的。

    “爹爹已经疲惫了,孩儿要不先行告退?”叶应武试探着问道。

    叶梦鼎却是突然伸手敲了敲桌子:“等等,老夫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叶应武刚想要点头,叶梦鼎已经先行开口,声音愈发的低沉:“远烈,你可不可以告诉爹爹,你最后想要走到哪一步?”

    走到哪一步?叶应武忍不住看向自家爹爹,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叶应武、江镐、王进、章诚他们这些小一辈和叶梦鼎、王爚这些老一辈们一直在刻意回避的问题,谁都知道叶梦鼎他们打拼这么久就是为了扶持百年来风雨飘摇的大宋,而现在随着叶应武的步步高升和天武军的坐大,谁都已经看出来叶应武已经隐隐有取代贾似道当这大宋天下第一人的架势了。

    可是谁能够保证,叶应武毕生的追求只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只是青史留名的周公伟业,而不是······

    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叶梦鼎却出奇的有些退避,没有迎上叶应武的目光,显然自己这个小儿子现在已经变得愈发让自己捉摸不透,这不再是那个在临安纵马的纨绔少年,而是心思深沉胸怀天下的人。

    更主要的是,他有着贾似道、叶梦鼎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百年来从未有过的赫赫功名和还狠漫长的人生道路。年轻、有为,几乎叶应武把这四个字所能蕴含的意思都已经占尽了,谁能够相信这个在驱赶襄阳吕家时候痛下死手的、因而流露出野心和手腕的年轻人,会只是看中那个相位,而不是更高的地方?

    当父子拥有不一样的政治主张和追求的时候,会面对什么?

    叶应武站在这里,能够清楚的听见自家爹爹愈发急促的喘息声,显然此时叶梦鼎比他更为紧张,对于叶应武能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很是好奇,也很是恐惧。显然叶梦鼎已经发现了,不知不觉得对于自己这个小儿子,已经难捏不透了,叶应武再也不是大半年前那个站在烛光下恭敬听着自己侃侃而谈的少年了。

    轻轻吸了一口气,叶应武一字一顿的说道:“爹爹,这个问题孩儿虽然很不想回答,但是既然爹爹已经说了,那么孩儿还是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容我,则做武穆王匡扶天下,不容我,则为操莽又何妨?!”

    叶应武的一句话犹如雷霆,叶梦鼎的脸明显一白,老人默默地坐在椅子上,眼睛中的光彩已经渐渐消散,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多岁,不过还是轻轻挥了挥手:“也罢,也罢,或许天意如此,远烈你去吧,记住刚才爹爹说过的话,去吧。”

    叶应武恭敬地冲着叶梦鼎拱手:“孩儿去了,爹爹务必要保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