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章 宗亲-《明末一家人》


    第(2/3)页

    赵福祥笑着上前搀扶起赵崇芳,问道:“贤弟请起,哥哥问你,你祖上是不是出自魏王八子赵德文?”

    赵崇芳听完一愣,点头道:“正是,小人祖上正是赵德文公!难道赵兄也是魏王一脉?”

    赵福祥说的魏王当然不是明代的魏王,而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四弟赵廷美,当年宋太宗赵匡义烛影斧声即位后,害怕自己这个弟弟有样学样,明里暗里打压自己这个弟弟,所以赵廷美在三十七岁就得病死了。赵廷美虽然活的短,但却生了二十多个儿子,历史上记载活到成人的就有十人。

    靖康之难后,赵廷美的后裔也纷纷逃到南方,在南方各省开枝散叶,分布在福建汀州、山东沂州、山东济州、江苏昆山、浙江秀水、江苏溧城、江西鄱阳、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四川青城等地。

    与赵匡义的后裔到了南宋绝嗣不同,魏王赵廷美这一支倒是子孙昌盛,到了南宋末期,整个南中国赵廷美的后裔共有十多万人。

    南宋灭亡后,各地的赵氏宗亲开始隐姓埋名,赵德文的六世孙迁移到广西梧州,而赵福祥的祖上正是从广西梧州迁移到广西南宁,到了民国初年,赵福祥的曾祖父为了躲避战乱,从南宁迁移到海口,赵福祥的祖父父亲都是出生在海口。

    赵福祥在琼州与赵孟关拉关系的时候,听他说过广东赵氏的历史,所以当时赵福祥准备到了广东一定要与赵氏宗族拉上关系,毕竟有了宗族当靠山很多事情容易的很。

    面前这个赵崇芳也是魏王儿子赵德文一脉,不过他的祖上却是从福建迁来的,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天下赵姓是一家,现在听到赵福祥也是赵德文一脉,赵崇芳赶紧问道:“哥哥,您是八房那一支?哥哥您为何不按族谱排序呢?”

    当年赵匡胤当了皇帝,为自己的后代与弟弟的后代们设定了字辈,赵廷美的后代要按照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崇、次、光来排,赵崇芳是崇字辈,也就是他是赵廷美的第十二氏孙。

    赵福祥虽然听他爹赵世宽说自己的祖上应该是广西赵氏,但因为当时迁移过来的曾祖父都是农民没读过书,家中族谱早已经遗失了,所以从赵福祥祖父辈就是乱排的,哪有什么规矩。

    赵福祥自然不能跟赵崇芳说自己是来自未来,没办法只好扯谎道:“贤弟,哥哥听父亲说过,祖上从崖山之战后就迁徙到了南洋吕宋,这二百多年来一直独自居住,没有跟赵氏族人有过联系,所以这字辈也就无从排起了!”

    当年崖山之战后南宋灭亡,很多赵氏族人自杀殉节的有之,卖身投靠的有之,隐姓埋名的有之,当然也有举家逃亡的,像赵福祥这种带着一家老小跑到一个地方改名换姓的大有人在,不过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给前朝赵氏皇族一个机会让他们改回原姓,当时大部分都改回了赵姓,但还有一部人并没有改回来,依旧姓着外姓。

    赵崇芳点头表示了解:“当时崖山之后确实很混乱,不过现在是咱们汉家天下,等明天哥哥有空去城外赵家村咱们赵家祠堂,将族谱续上可好?”

    赵福祥要的就是这点,赶紧大点其头,二人经过这次认亲后关系亲近了不少,赵崇芳更是坚持要安排赵福祥吃饭。赵福祥笑道:“吃饭不打紧,不过愚兄要先报个仇!刚才那个方有为住在哪里弟弟知道吗?”

    赵崇芳听赵福祥说起方有为,也恨得牙痒痒,要不是这家伙自己岂能得罪赵福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