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防水材料-《明末一家人》
第(2/3)页
赵福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傻笑,边上的孔守贞与范建不知道东家傻笑什么,不过范建因为在赵福祥身边久了,知道这个东家时不时犯傻,所以也就没多说什么,反正过一会儿东家就会变成正常人。
孔守贞可不知道,还以为赵福祥得了什么病,赶紧上前推了推赵福祥问道:“东家,您怎么了?”
被孔守贞打断幻想,赵福祥尴尬的笑了几声说道:“哈哈,没什么,刚才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对了,既然基本工作都做完了,下午咱们就开始制作过滤池!”
孔守贞知道赵福祥买他们来就是要做工的,所以也没问,开始安排这些流民做些前期准备工作。
赵福祥心中的过滤池应该是后世净水厂那种深达数米的水泥净水池,但现在他手中连砖头都不够,哪有什么水泥来大搞基础建设,所以这个过滤池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岛上最多的木材来替代。
当然因为木材的多孔性,不能当内部的隔水层,只能当外层的强化材料,内层为了防止漏水必须使用防水材料。
赵福祥对使用何种防水材料可操碎了心,明代可没有快干水泥,这防水材料那里去找?不过问题很好解决,在赵福祥询问了当地人后很快得到了解决。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早在宋代就发明了土法水泥,也就是建筑业经常使用的青灰。
宋代开始大量使用砖瓦建房,屋顶的防水就成了关键,小块的瓦上下左右搭接,如果想做到滴水不漏、百年不渗是很困难的,单靠一层瓦防水是不够的,必须设置多道防线。砖瓦匠经过试验,在瓦下增加青灰层,类似现在的水泥砂浆,青灰由磨细石灰与细黏土混合拌匀、掺水、拍实,一些大户人家为了保证质量还会使用桐油增加防水性,所以这个青灰就像后世的混凝土刚性防水层。
赵福祥搞的就是这种青灰防水层,不过为了保证不渗漏,赵福祥还在青灰中加入适量的剑麻,这种东西*大大增加了青灰层的强度,可以保证防水层长时间不渗漏。
都准备完毕后赵福祥开始带着人施工,赵福祥先在地上挖了一个边长六米、深半米的正方形深坑,然后在深坑四周及底部铺上坚实的厚木板,最后在木板上均匀的涂抹青灰防水层。为了保证防水效果,赵福祥涂的防水层足有五厘米,严严实实的保证不漏水。
都完成后,就要开始阴干,因为防水层里面加了桐油,要避免太阳直接照射,赵福祥还在深坑上面支起了稻草棚子,用来遮挡太阳。
防水层阴干需要一些时间,赵福祥正好趁着这个时候回到海甸岛,他带去的黏土与石灰都用完了,要回来取一些。
回到海甸岛不久,正好李正道押运五千石的黄糖也来到的海甸岛。五千石可不是个小数目,五百料的大海船用了两艘才拉下,等都卸完后,赵福祥看着如同山一样的黄糖草包直发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