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四不像政府-《小市民的奋斗》


    第(2/3)页

    见众人未说话第五师师长魏宗翰站了起来。话一说完便坐了下去像无事之人一般。直视着前方。

    魏宗翰话音一落会议室内便轰响一片模范军上下之所以倍感觉无措原因就是私恩与国事之间的决择。西北军对模范军持以信将后路委于模范军如模范军背叛无疑等于断二十余万征俄边防军后路到时导致对俄战事失利模范军上下必成为国家之罪人这正是在座诸人难以决择的原因。

    一名参谋急匆匆的不顾军令猛地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

    “报告作训长陆军部电令!”

    在西北司马的幕僚班底之中杨永泰无疑是司马最重要的幕僚亦是席智囊因司马总揽复兴党以及西北的军政府大权每天需要批阅的公文盈案累牍以至于司马日夜批阅仍积压很多这可以说是早期司马最为苦恼之事。

    当时杨永泰见此情形但以司马秘书的身份先阅来文然后用十字至百字写出概要并拟定上、中、下三个批答办法附于公文之上供司马选择由于杨永泰头脑敏捷长于才学文章概要言简意赅拟议颇具才智深为司马满意不仅减轻了司马地工作负担而是还提供了许多军政大计也正因如此在共和六年五月杨永泰被委任为边防公署主任办公室秘书长。\

    自杨永泰出任主任办公室秘书以来西北大多数重要军政文电都必须由杨永泰过目然后承给司马论其信任西北几乎无人出于其左而杨永泰也从未辜负过司马的信任。

    “……其实段祺瑞本人实际上是个四无的总理他一无直辖的军队当然现在有了十五师的模范军作为依持但实际可控制不过十师其中四师驻于俄国与边防军配合作战。这是其目前最大的依持。二无可以盘据的地盘。三无固定地经济收入除由英国人所控制地若干关余之外段内阁没个固定的财源。它初成立时连维持北京治安地军警、府院国会人员的薪饷都无法按时放要靠有国民党籍地财政总长陈锦涛去四处张罗。四无一个固定外国势力可以倚靠。其之所以主政中央系直承袁世凯衣钵。”

    看着眼前的面色冷森地司马杨永泰小心的提着自己地意见作为幕僚长除了替长官任劳任怨之外不能功则自居过则推诿之外更重要职责是适时进言即便是进言不为长官所喜尤其是在长官意独断专行之时。

    对于议会的纠葛根源就在于的商会商会这边的意见不统一议会那边还会争下去那些个议员甚至会不惜牺牲政治生命为代价拖住出兵议案。

    但是杨永泰并不像石磊、吕仁甚至于边防军的某些高级军官那般建议主任或以党魁的身份要求复兴党员停止现在争吵在议会通过出兵案或者与直接解散那个碍手碍脚的议会。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地问题在于取得西北内部的利益平衡。

    与其说是西北的利益平衡到不是是为妥善解决西北入主中央后面对的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西北绝不能被庞大地内地拖垮作为主任办公室的秘书长。杨永泰清楚如果在全国推行西北模式最终毁灭的将是西北。

    “先生我们可以将段祺瑞为的国务院方看做是“邦联”是由各地军阀与段祺瑞本人产生直接关系所以外表看来国务院系的力量十分庞大然而彼此之间有多少有些矛盾导致时常无法团结。这是国务院内部的最大矛盾。可从段祺瑞的左右手--徐树铮与靳云鹏--之间严重地不和与倾扎观察出来。而在地方上其军事力量大多来自于自动依附的军阀而非源于效忠其的军队系统。他们并且有个松散的组织叫做督军团。\//\而这个督军团内手握重兵的督军们大半都是段祺瑞的门生故吏。他们为着群龙无的实际需要也是由于传统道德地心理用促使他们都以段总理、段老师地马是瞻。这就是段祺瑞的潜势力所在。但这些地方军人对于段祺瑞与皖系地关系。也就十分脆弱如果我们与他们直接兵戎相见。无疑会引起全中国的警惕到时很有可能陷入群起而攻之地局面。全面内战不可避免的会爆即便是我们在一年内结束战争。但战争对于国民经济地摧毁我想任何人都非常清楚。现在的中国经不起乱子。主任我个人以为我们应停止出兵关内地准备不!议会仍要通过出兵授权我们则以此要求中央改选、国会改选!而不是像先前那般逼总统、总理下野!以至中央权威受损最终至使大家抛弃最后一层依从中央的伪装!”

    和边防军体系内更愿意采用强力手段解决国内问题不同在边防公署的幕僚班底中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改良当然改良的后盾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军队强有力的军队是改良的保证。

    毫无疑问杨永泰的进言引起了司马的兴趣尽管大多数在司马看来都是废话但最后一句话还是说到了司马的心中。

    “畅卿改选?说来听听!”

    “先生如按“民元约法”中央政府原是实行“内阁制”的但是在黎段联合当政时期这个中央政府却变成个既非“内阁制”也非“总统制”的非牛非马的政府。这也就是当时中央政府之内派系斗争底最大的乱源所在了。”

    主任的态度让杨永泰宽了一下心至少现在还来得急挽回一直以来杨永泰并不赞同直接使用武力解决国内问题武力永远都是下下之策至少在可以通过政治解决之前。

    “哦!畅卿过去你好像从没提到过这些。”

    杨永泰的提到派系斗争的乱源显然是司马所不知的在司马看来乱源似乎是源于府院没想到竟然是非牛非马的政府制度。

    “先生过去您不也没有心思把目光投入关内吗?好像亦不愿角逐总理、总统之职。先生原来按政党政治之常规实行内阁制的政府理应由国会中的多数党的党魁来组织所谓“政党内阁”。可叹的是先总统故去后这次恢复了权力的国会原已残破不堪却没个多数党可以组阁更没个可以代替段祺瑞来出任内阁总理的党魁。”

    司马的脸色由阴转晴让杨永泰心宽此许于是笑着反问道如果让杨永泰评国内最没有政治野心的人物恐怕眼前的司马能排前二当然杨永泰知道在这种表面毫无野心之下掩藏着什么但这些不是自己这个幕僚应该过问和关注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