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山西风云-《小市民的奋斗》
第(2/3)页
石磊的提醒让司马意识到自己的的错误。司马从来就没有想过去建立一个独立的突劂斯坦王国或共和国的未来的突劂斯坦是以西北地能源基地、稀有金属以及贵金属基地存在同样也是中国纺织业地原料产地但绝不能是以一个独立王国的身份存在。
原本司马之所以让善待英国战俘地根本原因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但是现在这种安排无疑是为突劂斯坦安排了一道退路大量俘虏的存在会让那些本就不愿与英国生冲突的土著部族找到一个和英国人和谈的机会。突劂斯坦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已经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但他的命运是由中国和西北决定的绝对不是由英国人或突劂斯坦的那些土著部族。
“四石你立即通知那边先前的命令作废。一但英军投降自由军团应当遵从自己的习惯!嗯!铁路那边不是需要大量的工人吗?可以为那些战俘准备一次行军!”
司马不禁庆幸幸好一切都还来的急!决定外国人的生死司马心中从来不会有任何负罪感更何况那些英国人、印度人都欠下了太多的旧债现在只不过是他们先还些利息罢了。
对于命令是否会让自由军团高层产生疑惑司马没有任何担心。就像对于自由军团的高层的忠诚。司马从不会怀疑。他们绝不可能背叛西北和祖国。他们每一个人都明白西北掌握着他们的命运和未来在突劂斯坦即便是他们的势力再强大也仅只是无根之萍他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泄露出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约翰·尼克森中将并不知道自己和自己部下的命运已经生了转变此时的约翰·尼克森在给伦敦去了最后一封电报之后已经带着远征军的军官们举着白旗来到了柯佩特要塞前向阻滞了他们进攻的“英勇的自由战士们”投降。
在出之前。约翰·尼尔森中将已经把投降的命令下达给了部队。并告诉他们自由军团保证他们不会受到屠杀和虐待尽管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自由军团的承诺是否可信但是每一个人都像要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接受了这个生存的机会。那些已经几如饿殍般地印度士兵甚至开始期待着长官们许诺的投降后他们将会得到一份食物这同样是自由军团先前的许诺。
“自由军团将按照突劂斯坦和自由军团的传统对待这些战俘!这些英国佬在投降后会得到与我们的传统相当的待遇!”
只是这里地所有人都不知道一切已经改变了。从塔什干自由军团司令部来的一份电报改变了所有的一切投降的近四万五千名英军战俘的命运并不会比1915年在库特拉马拉投降的一万余名英军士兵幸运多少甚至于只会更为悲惨。
只不过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仍然沉浸在投降后领到了一份食物的欢喜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一块突劂斯坦式的烙饼那些如饿殍般的印度士兵风卷残云般地解决了到他们手中的烙饼至于那些可以吃到马肉的廓尔喀人则小心翼翼地将烙饼藏了起来他们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只是提早做着准备而已。
1918年5月12日下午三时接到了来自约翰·尼尔森的报告后几个小时经过一番讨论后。英国战争办公室在伦敦表了一份震惊全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声明:“在坚持七十五天后约翰·尼尔森中将所部在柯佩特山脉拉向突劂斯坦的土著军队无条件投降。”
43oo名英国人3o182名印度及廓尔喀人成为自由军团的俘虏。被押往战俘营击败他们的是他们曾经歧视、从未拿正眼看待过的一群“山地土著”组成的军队即便是在他们失败地时候。伦敦仍然用高傲的口气称呼那些人为“土著军队”而不是自由军团。
英军在波斯和突劂斯坦的柯佩特惨败给一群“土著武装”的新闻在位于东方的中国同样引起了轰动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列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位英国人的惨败国人们并不同情但是却似乎受到了一个启示列强们或许并不如他们表面上那般强大。
不过对于中国腹地的山西而言英国人的惨败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山西各地早已***了起来。无论是学生或是实业界人士以及地方士绅们都被四天前地副议长被刺杀的消息惊骇了在恐惧之余前所未有的愤怒之情在人们的心中聚集着。
最终激动的情绪随着省城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罢课游行而被完释放了出来遂掀起了集体罢课、罢市、集会请愿的运动全省各地的学生、士绅议员们纷纷响应。那些士绅们向当年抗击洋货一样纷纷罢市山西各界人士如此齐心是为了自保阎百川今天能派人去暗杀的一个高容斋明天就能派人去暗杀李容斋、王容斋。最终谁知道会不会轮到他们地头上。
作为这场风暴中心地太原从数千名学生罢课游行开始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随着学生们呼吁罢市太原商会虽然没公开作出承诺但是当天太原大小商号都挂上“本店无货暂停营业”地牌子他们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在态度。在督军署外六千余名学生举着“惩办真凶”“百川下台”的横幅和督署千余名卫兵对峙着。
黑龙池得名于青龙王庙。此处原先是一片低洼的潮湿之地城西北的雨水、污水。大多退积于此。光绪十二年的水患。使这里变为水乡泽国。水患之后积水无法退去。加之后来经年雨水的退积这里便成为太原城中最大的积水湖北面的那一片叫做“黑龙池”
由太原实业界及商界筹资兴建的“慈济医院”就建在黑龙池畔慈济医院虽和太原的其它几所教会医院相同都是公益性质的慈善医院但是出自西北的医院观点临湖的而建的慈济医院更像是一处疗养院其大多数病房都是座落在布满草坪和树木的公园之中的和大多数在狭窄、阴暗的充满福尔马林液味道地病房完全不同。
得益拥有山西最好的医疗水平以及器械再加上优美的环境令慈济医院虽然是以慈善目的为初衷建成的慈善医院但在医院建成后便成为了太原权贵们的选医院他们在此就医出院后往往会给医院提供一笔不菲地捐款。而这笔捐款又被用于向贫民提供慈善医疗。
穿着病号服的权贵和贫民们并没有任何区别权贵们也没有享受任何的特权除了高价的单人病房之外无论任何权贵到了医院都要遵守医院的规矩所他们的权势收起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医院亦是同样沿自西北的医训同样影响着这个西北卫生署援建的医院。
但是这两天在13号病栋一个病人得了特殊的待遇由山西大学学生军组成地护卫队在这里保卫着其中一间病房里病人的安全几名带枪的学生把使得这里地气氛紧张不已他们盘查着每一个进出病栋的人无论是医生或是护士或是前来慰问的各界人士。而以平等为信条的院方竟然默认了他们的存在。
“从四天前游行的学生就在督署大门外和卫兵对峙阎百川命令督署卫兵一律不带武器、不系皮带、不穿皮鞋。排成*人墙将学生队伍阻拦在大门外。几千名学生虽众但是根本冲不破督署的卫兵人墙。阎百川在出门向学生承诺会追查真凶时被学生们砖块把头给砸破了!现在督署里他的亲信正在劝说他要么派兵镇压。要么就只能接受学生们以及各界的要求。”
在病栋地一间单人病房内见外人离开后梁勋对躺在病床上面如白纸的高洪说道在医生的抢救下大量失血子弹击中胸肺、大肠的高洪被救了回来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作为高洪的好友四天来梁勋往返医院的次数已经多达十数次甚至于连忙护士都记得这个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太原铁厂经理。
只不过没有任何人知道表面上是太原铁厂经理的梁勋还有另一个身份----调查部驻太原情报站站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梁勋地家庭出身和一年前创建的太原铁厂为他提供了完美的掩护。调查部在各地的力量分成两种一种是依托西北公司办事处的或西北省办事处的半公开的情报站一种就是像梁勋这样的秘密情报站两者的之间是相辅相成地关系。
“镇压学生!咳、咳、助臣这……这如何是好!”
梁勋地话让高洪一惊连忙急切的说道话说只一半便出了剧烈地咳嗽声。如果那些学生出了什么三长两短高洪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原谅自己到那时自己恐怕只有一死以谢晋省父老了那六千余名中等学校的学生可是晋省实业的希望。他们可是晋省的未来。
“容斋看你激动的!你放心阎百川虽然纵有千错但是他绝对不会对学生们动武。他没有那个胆量而且晋军内部和晋省各地士绅之间的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绝对不会开枪的。这些天中央、西北、各省以及社会各界都先后通电斥责阎百川目无律法强*奸民意。若是他再武力镇压学生到那时他恐怕就是众矢之的了虽死而无葬身之地。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而且现在各方都磨刀霍霍随时准备以各种借口进入山西。试图来个火中取粟!一但他镇压学生中央的北方军就会以解民倒悬的名义进军山西。甚至于连陕西的陈树藩都想从中渔利。”
见高洪如些激动梁勋便开口安慰道。现在因为高洪的被刺山西的局势已经引起了举国的关注自然难免有一些野心之辈试图乱中取利其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的莫过于据居中央之位的北方政府。
高洪被刺后北方政府立即做出决定派出调查组前往山西调查刺案同时还把刚刚完成改编的北方军第三师调至石家庄。北方政府打的算盘再清楚不过一个合适的出兵理由不会引起国内的争议到时即便是西北恐怕也无话好说。
不仅是中央现在连陕西督军陈树藩都以一副悲天悯人的做态要阎百川以及山西督军署给个说法。不过在梁勋看来这些势力和人的先后粉墨登场完美的掩饰了西北在这件事中的存在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到西北地身上甚至包括阎百川本人。
“那就好……那就好!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