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农村和梦想-《小市民的奋斗》


    第(2/3)页

    老王头的有些憧憬的话引起了沈之良地些许浮想。西北免征农税杂捐让这些庄户人家受益匪浅每户人家一年至少省出了几十块钱地捐税而这些钱看似不多。但是却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在西北地村子里头人们身上的新衣服和那些新瓦房则是最直观的改变。

    源自西北的技术革新却使得像化肥、水泥、棉布、机砖等等各类商品的价格却一再降底而化肥和堆肥以及新型良种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几乎让庄户人家的收入增了两三倍收入增加的他们自然开始添置新衣、建起了新房这进一步刺激了西北的市场增加了各种工业品的销量。

    “共和六年西北三百万农民购买了一万万余元工业品。相较于共和五年增加了增加了过一倍余。西北税务部门增加工商业税达6oo余万已过共和五年前西北三区农税以及其它杂捐。然其所促进之实业展绝非前课农税、杂捐所能比拟。”

    沈之良想起了报纸上关于免除农税杂捐后西北农村工业消费激增的报道免除农税杂捐农民得到了实惠、实业界扩大了市场、西北政府工商税收增加一举三得之利几乎让全国为之侧目。

    想起最初免除农税杂捐时议会之的中反对声沈之良禁不住摇摇头相比于主任那些议员和中国的大多数官员的目光都太过短浅这也正是沈之良崇拜主任的原因之一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太多的震惊。

    他强令推行的许多施政措施尽管初期总有许多让人看不懂的之外但是总是会慢慢的显现出他的好处就像现在地爱国卫生运动中的对乡村、城市的卫生环境的改造一样看似劳民伤财。但是对于民众的健康的益处绝不是钱能够换来地。

    用西北的一些议员的话说“这是一项功在千秋之举!”在他们看到西北卫生部的那些专家学者们的报告之后第一次意识到恶劣的卫生环境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大多数国人已经被肆虐的传染病以及其它各种恶劣的生活环境带来地疫病给弄怕了。

    “不做东亚病夫从环境做起!”

    “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

    看着村子里的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标语沈之良知道像这一类标准在现在地西北的每一个城市、乡村已经是随处可见。那些从禁烟督导时期就开始接受扫盲教育的庄户人家也知道这些标语的意思通过大量的宣传或多或少的改变着他的卫生习惯。

    “呵呵沈先生这盖房子那能用着小二子在前线的挣的饷钱。你看这那地里庄稼地长势今年一亩地准保能收上三、四担麦俺家里二十六多亩地打着折怎么着也能收个七、八十担按去年麦价去十担的口粮。到时还掉农技所赊的化肥、种子现在一不交租、二不交税到时差不多能剩个三百来块钱。光这一季的收成就够给小二子盖上新房了老大媳妇说了他的房子等明年再盖。先小二子盖上新房等他从前线回来好说门亲!……”

    老王头在说话的时候腰杆子都挺硬了些这家里从今年起就算是正经的阔绰起来了腰杆能不硬吗?钱壮英雄胆这句话一点都不假!现在出门弄啥的老王头从来没觉得像现在这般的硬气。

    “哎!沈先生。有个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您懂地多。您说这银行会不会有一天把没等我把钱还完就把地收走?”

    犹豫了一会老王头问道眼前的沈之良这事自从过了春节就压在老王头心里头。一想到这总是会后悔为啥去年和银行签买地的分期还款合同时要签分十五年还款的合同。要早知道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两、三担只签一、两年就行了。

    虽说现在一年只还十几块钱可老欠着银行的债总让老王头有些担心。毕竟当初只花上五块钱就买了二十亩地的好事总让老王头担心这拖时间长了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虽然地契已经握在手里但仍感觉有些不太真实。夜长梦多这理老王还是懂得还不如咬咬牙一两年还清了安心。

    西北的土地是以政府担保、银行垫款的方式将官田以及部分从地主中收购地部分土地低价出售给无地以及少地地农民购地农民在未来分期偿还给银行。在签定还款合同时各户都是在政府官员地建议下按购地多少签定的还款合同从五年到二十年不等总之是在他承受地范围内实际上每年还银行的钱甚至于比过去的税捐还少。

    “王大叔。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只要主任和西北在。银行绝对不会收走您的地的。再说这地契不还在你手里嘛!”

    听着老王头的担心沈之良便如此宽慰道。沈之良相信只要主任在这些就不会改变。

    “嗯!俺想也是个这理。这一切都是主任给的只要主任在一天肯定不会变的!”

    听着眼前沈先生的话老王头稍放下心来脑中也留下了这句话来。

    “只要主任在这一切就不会变。”

    摇晃不定的煤油灯在粗糙的闷罐车壁上投下了温暖的光。车厢里面放着一副帆布担架几名来自胡北的移民把它支起来为一个从河南来的挺着大肚子的女人铺了一张床。其余的人则尽可能在自己的行李上坐得舒服一些一些女人则在一旁吱吱的聊着天。

    那位年纪稍长男人的索性躺在冰凉的钢制车厢地板上头枕着包裹睡着。尽管车厢里的那个用油桶改成地尿桶因为时间长了使得车厢里散出骚腥的气味让李力飞尽管觉得有些不舒服但车轮有节奏的喀哒喀哒声声声都在提醒他。自己正在向着新生活驶去。

    今年春节在家里看着那些到西北了一年工风风光光回来亲戚邻居们挣到钱的他们娶着邻村最漂亮的女人后就带着老婆和家人去了西北在那里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是楼房。

    从他们带地洋照片上看比他们的房子比村里的梁财主家还好。有了这些人做为榜样春节一过完村子里的年青的后生就跟着他们走了一多半。李力飞原本也想和他们一起走可家里一直栏着直拖了两月才得已成行。

    “到了那做什么呢?像他们一样去修路?要不然就进工厂?”

    车厢内有些刺鼻的味道并不能妨碍李力飞种种关于未来的浮想但不论做什么李力飞是认准了等挣了钱就回老家娶个好看的媳妇然后在老家好好过一辈子西北的地再好也不及家乡风水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