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断子绝孙雷-《小市民的奋斗》
第(2/3)页
数分钟之后那些被突如其来的地雷给吓的胆战心惊的布里亚特步兵。终于在俄罗斯军官们的驱使下再一次站起来小心翼翼地接近着中**队的阵地。而此时战壕里的战士们已经死死的瞄准了这些胆气刚恢复一些的布里亚特步兵。
此时俄国人的炮火更加猛烈了在关帝庙附近的一处野战工事底在昏暗的羊油灯下高在田有一口没有一口的吸着烟纸烟早已经吸完了。高在田也只能自己动手卷烟不过才半天。外围阵地就丢了一多半两个营半个团就搁进去了。
“旅长再让俄军地大炮再这么打下去不等俄军冲进来硬是炮轰咱们七旅就给轰没了!旅长若是你信得过我马兰坡就让我带着骑五营。老子去抄了俄军炮兵阵地!”
听着外头密集的俄军地炮声。马兰坡有些焦急的说道作为第七旅第十六团的团长。由前陆军七师驻买卖城六个连和商团兵改编的十六团在第七旅之中并不属于高在田的嫡系先前在山包处阻滞俄军的九营就是出自十六团。
“兰坡容我再想想!”
马兰坡的请求让高在田一阵心动若是能敲掉俄国人的炮兵指不定还真有些转机。但是想到十六团高在田还是拒绝了。十六团已经折进去了一个第九营若是再把十六团地骨干骑五营折进去指不定旁人会想成自己借机消除异已再则现在显然不是主动时机司令部下达地命令就是让七旅的任务就是坚守苦撑待援。俄军地炮兵是分散布置的主动出击可以削弱俄军炮兵不假可是拿一个来营来换代价有些太高了。
这时听着外面的炮声高在田都有一种感觉他娘的是自己在老毛子的地盘上打仗这在买卖城打仗第七旅一子弹、炮弹都一定得省着用可老毛子根本就不用担心后勤补给现在高在田都开始心生悔意当初如果自己到西北时不是心存那么一些私心同意第七旅全面改编恐怕现在也不会如此。
从海参崴进口的日本炮弹、西伯利亚收来的粮食和其它地方的援兵只要用火车运到上乌金斯克然后俄国佬就会把这些物资装上蒸汽铁皮船顺色楞格河逆流而上只要一夜的功夫炮弹、补给、援兵就能到达二十多里地以外的恰克图码头。
西北边防军司令部地下指挥中心一号作战室。
“主任总指挥现在公路不行了!我们不一定要依赖公路!还有水路!俄国人几百年来一直都是依靠河流利用水运控制着西伯利亚现在恰克图至上乌金斯克火车站的运输仍然是依靠色楞格河的水运!俄国人可以用水路我们同样也可以!”
见主任和总指挥仍然在那商讨着增援事宜于是汪庆辰便插口汇报道。作为边防军后勤部主任的汪庆辰自然知道在这场战争中后勤部的角色的重要性在公路交通受阻后汪庆辰便合后勤部的参谋们一起利用调查部提供的情报制定新的后勤保障方案主要是寻找的代替老商道的交通路线。
无论是修建应急窄轨铁路、还是应急公路都被汪庆辰否决了现在是分秒必争地时候应急窄轨铁路和公路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后在地图看到的恰克图码头。给了后勤部的参谋们指出了一条捷径水运!利用水运!后勤部的参谋们刚一制定好计划汪庆辰便带着计划书来到作战室。
“水路?庆辰!说来看看!”
蔡锷听到汪庆辰的话后连忙放下手头地事情尽管在蒙古北部分部着几条大河但是在蒙古水运好像是还是空白至少几乎无人想到。百年来库恰商路一直都是靠骆驼队、车队走旱路运输货物。水路几乎从未有人利用过。
“主任现在张库公路除中断大约24o公里左右未铺设沥青层但是却已经铺好了石料层完全可供汽车通行。只要咱们把物资、兵员用汽车运到库伦然后不走库恰老商道。改走库伦城边的土拉河就是这!乘船沿土拉河顺流而下入鄂尔浑河如果顺流运输军队、物资大约可在三天内即可把部队送到距离买卖城不足2公里的鄂尔浑河入色楞格河河口。部队、物资可以于此处上岸工兵大约只需要一天就可以修建一条简易公路或马拉窄轨前线铁路。”
汪庆辰用指着沙盘中的南北库伦两城中间的那条土拉河说道。这条水运路线是整个后勤部用了几个小时翻阅了所有地蒙古地图、调查部蒙古交通情报资料以及大量的中俄官员、商人旅蒙游记后制定的一条最优的后勤保障路线相比于受限于天气的古商道水运无疑不受任何气候限制。
此时听着的汪庆辰的话司马、蔡锷、王公亮和作战室地参谋们都被吸引了过来对于蒙古的交通几乎所有人都的思维都被汽车、马车所局限着。根本就没有人想到使用水路交通相比于蒙古几乎天然的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的优点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百年来库伦至恰克图的商道无论中俄商队都是依靠骆驼队、车队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条水道一直没人使用按照调查部的资料和中俄两国官员游记资料在土拉河至鄂尔浑河两岸百年来一直有华俄木商在岸边伐木所伐木料都是作记后。直接放入河中。顺流直接漂到入恰克图码头附近途中也没有瀑布断流。这条水运路线可以伐木放排至少可以证明一点这条水路绝对可以加以利用!”
见所有人都被自己提出的水路交通给吸引之后汪庆辰一边指着沙盘上地河道一边开口介绍着这条水运路线至少按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完全可以使用。
“按照调查部地收集的资料即便是在枯水期库伦城一带的土拉河的水深也普遍在1米左右入鄂尔浑河后水深会达到1.5至2米左右虽然不能通行大船但是我们可以使用南方广泛使用竹筏搭载物资、兵员南方有一种毛竹扎制的大型的四层竹筏,满载吃水不过一尺载重量5ooo斤左右。运载能力不亚于我军普遍使用的ca1型卡车。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受天气环境、道路环境地限制。如果我们为大竹筏加装动机地话相信度可以提高一倍左右。其运输成本也远底于目前我们所依赖的汽车!当然如果可以设计一种专供浅水使用地小型舟船无疑比这种竹筏更合适不过如果现在需要应急的话只要有足够的材料我们可以在短期内造出足够的大型竹筏。用以运送部队以及作战物资。”
“用江筏运部队和弹药?”
听到汪庆辰的介绍后蔡锷接道对于汪庆辰所说的四层大筏蔡锷并不陌生在西南的河道里可以经常看到四层毛竹扎制的江筏护国一役时蔡锷所率领的护**也曾使过了江筏运送物资、兵员。
“是的总指挥就是江筏!只要有河的地方江筏就能把货或人运过去。用江筏要比用汽车更合适至少不用担心江筏陷入泥沼里!如果主任和总指挥同意现在就可以通知库伦方面先扎木筏至于船工不用担心调查部不是说库伦城土拉河边有两千多船工吗?那些船工虽说是划小木船的操木筏不比木船难多少。先放木筏一批试验一下同时通知西北公司在内地采购毛竹。”
对于总指挥知道江筏汪庆辰并不觉得奇怪当年在西南护国一役时相信护**也没少使用江筏现在的问题在于。必须要查清这条水路以尽快投入使用于是汪庆辰便向主任提意。
“既然有了方案现在就立即执行!前线等不了。”
汪庆辰在说话的时候司马的看着沙盘中的土拉河。几乎没有一丝的犹豫直接就开口说道。只要可以解决后勤问题那么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作为西北军地创始人没有人比司马更了解西北军西北军的战斗力的核心就是构建在强大的火力上在作战上严重依赖于自动火力和火炮。而这就需要提供最佳的后勤保障。一但后勤出了问题西北军的战斗力自然会有所下降后勤是西北军战斗力地根本保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