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晚清瓷器精品-《金品典当师》
第(2/3)页
这件赏瓶整体纹饰遍布全身。金色画口边线,口沿为一组如意云头纹,颈部侧面饰双狮耳,前后两个开窗绘人物,腹部为前后两个大的开窗,绘画战将故事人物或戏剧故事人物。在开窗之间的空间绘有万花装饰,整体布局密而有序,层次清晰。
此瓶从装饰风格、彩色地应用和描绘来分析,具有晚清道光时期的彩瓷的鲜明特点,而且瓷瓶上“慎德堂”堂名款还是非常少见的直款式样,让季凡平静不波的心里泛起阵阵涟绮。
晚清官窑瓷器一般指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时期地官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这个时期地瓷器一般很少有人提及,因为无论从瓷器的造型、颜色、纹饰、品种、数量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不能与鼎盛时期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比,但是晚清官窑瓷器有它很强的历史性,实际上它见证了中国陶瓷史从兴盛到衰落的一个过程。
相比“清三代”瓷器,晚清时期的官窑瓷器种类较多、存世量亦较大,可供选择的余地亦较大,这同时也让投资者需要把握精品策略,像清宣统矾红留白竹纹碗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价格却相差不少,在今年太平洋的秋拍上,一对矾红留白竹纹碗的成交价也只有7480元。
对于晚清官窑,除了要关注纪年款瓷器,如“大清年制”的款识之外,还要关注堂名款的瓷器,如“慎德堂”、“大雅斋”等。与纪年款的官窑瓷器相比,堂名款的官窑虽然少了几分“龙凤呈祥”的雍容,却多了几分自然质朴的情趣。值得注意的是署“慎德堂”瓷的道光官窑中,一般以“慎德堂制”款为多见,而这件瓷器却为“慎德堂”直款式样,非常少见,这无疑也大大提升了其身价。
“老板,你这瓶子怎卖的?”季凡先是拿起一只民国产的蒜头瓶随口问了下价,接着又问了下另一只祭红釉梅瓶的价格,然后这才装着不满意的样子指着那只赏瓶问道。
“三万块。”老板看着季凡一副举棋不定的样子犹豫了半天开价道。
“唉,一个朋友搬家,也不知送什么礼物好。这几个瓶子看样子都挺不错的,你们说到底选哪个作礼物好一些呢!”季凡向马超群等人问道。
马超群等人听他这么说,憋不住直想笑,这小子倒满会演戏,心里这么想,可嘴上仍旧配合地说道,“这我们可说不好,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刘丽雅则是一脸茫然地望着他,心想他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嘻嘻,这位先生一看就是有身份的大老板,象你如果送礼,我建议你还是送这件赏瓶比较适合你的身份,这件赏瓶与蒜头瓶、梅瓶相比,显得更大气一些,更有品味。”摊主极力向季凡推荐三件瓷瓶中最贵的那件赏瓶。
“东西看着确实不错,可你这价格有点太高,我有点承受不起啊!”季凡故意装做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道,“如果你能便宜点,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我看你也是个痛快人,我看这样好了,二万五你拿去如何?”
“这个价格还是太高。”季凡摇着头说道。
“那你说个价如何呀?”
“要我说,我只能出到五千块。”
“老板,你仔细瞧瞧,这可是开门到代的道光官窑出产的瓷器啊,虽然说这晚清的瓷器没法与清三代的瓷器相比,可你给的这个价太离谱了。”摊主苦着脸说道,“我再给你让五千,二万总可以了吧,这大冷天我在外面站着也挺不容易的,你怎么也得让我多少赚点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