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收购还是捐赠-《金品典当师》


    第(2/3)页

    “小伙子不要拘束。你有什么条件尽管开口。”孙明学一脸和气地说道。

    “孙院长你是瓷器鉴定方面地权威专家,对这块柴窑碎瓷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想必比我这个初学乍练的新手还要清楚,请你老开个价吧!”季凡神色如常不慌不忙地说道。

    此子少年老成,这份从容镇定的气度风范倒颇有神眼程地几分神韵。孙明学在心里暗自赞许道,看来这小子倒是谈判高手,自己得小心应对呀!说到这儿他微微一笑说道:“季凡你这块碎瓷的价值自是不言而喻。作为如今市面上绝无仅有的宝物。如果正常上拍也确实能拍出天价。照理说我们故宫博物院收购你这块柴窑碎瓷也应该给予一个很高的价格。但是你也知道我们故宫博物院财力毕竟有限,而且今年为了促进文物地回流已经是花费巨大不堪重负。”

    “回流?”季凡追问道。

    “是啊。中国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表明,目前在全:)中国文物就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地约为这个数目地10倍。它们大多是在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加上1949年以后,尤其是20纪80年代以后盗墓走私出境的文物,目前至少有1000件中国文物流落异域。

    文物地流向往往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清末以来,故宫文物几经沧桑,有的散落民间,乃至国外,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也成为中国百年屈辱的阴影。

    我们故宫博物院从建国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为了促成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归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文物回购工作,从2003起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而启动了全面、系统、长期的国宝工程,

    望能够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回赠、回购、式,多渠道地追回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流失容易,要想一个个找回来可就难上加难,名单上每一个圆圈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大家都熟知的三希帖中的《中秋帖》和《伯远帖》。

    “三稀帖?”面沉似水的季凡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禁为之动容,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有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当年因乾隆皇帝将自己珍爱的3稀世书法珍品收藏于此,故得名“三希堂”。3件绝世书法分别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伯远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