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十三) 平叛二字,就足矣。 师出有名,又名正言顺。 荪歌的一席话,对于项羽来说,有醍醐灌顶之效。 项羽长而密的睫毛闪动,遮掩着重瞳流露出的精光。 “还可以再细些。” “比如,熊心。” “熊心是楚怀王的后裔,这两年来,被刘邦锦衣玉食的供养着,如今封王,仁义忠信为先的刘邦谦逊恭敬居熊心之下,让刘邦品尝一下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痛苦。” “还有齐,赵。” 提到齐,项羽的神情中有淡淡的嫌恶。 当年叔父项梁追击章邯,派遣使者通报齐国和赵国,要两国共同发兵攻打章邯。 田荣提出条件,作壁上观,致使叔父项梁险些丧命。 “尤其是齐国,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孙子田安,还有死在战场的田儋之子田市,以及野心勃勃的田荣,这几人都曾是齐国的王族,地位相当。” “除却田荣,其余随便选一人封王,田荣都会按耐不住,必会想方设法取而代之。” “届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将齐地收入囊中。” 见项羽心中有了章程,荪歌就没有再多言,只是最后嘱托了一句“论功行赏,才不会被人明晃晃的挑出错处。” “师父放心。” 所有的粟稷梗烧尽,荪歌才缓缓站起来。 夜幕笼罩下的咸阳宫,越发的庄严肃穆,默不作声的见证一次次的风雨变幻。 “你想回彭城吗?” “想回当年的楚地,让楚地的百姓见证你的不世功勋吗?” 鼻尖似乎还隐隐约约萦绕着粟稷梗燃烧的味道,莫名让人心安。 “彭城不适合建都,无天险可守,且齐赵注定要波澜不停。” “师父,就咸阳吧。” “咸阳地处关中平原的腹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关中形势险要,被山带河,四塞为固,进可攻,退可守。” “除咸阳天然的地理优势外,始皇帝这十年的经营,又是修直道,又是筑城防,咸阳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最合适的都城。” “关中必须得掌握在我手中,另外,有章邯子婴在,让秦地百姓归心,无形中会减少很多阻力。” “当年的楚地,我打算让楚怀王和刘邦得其一,剩下的行郡县制,由叔父和韩信坐镇,分别任郡守、郡尉。” “叔父威望足,但伤痛缠身,威慑不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