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秋收(求追读)-《重启95从老坛酸菜开始》


    第(2/3)页

    连父母也跟着骂。

    最后是被拿着扁担赶出来的,还追着骂了好远,搞得他自己都怀疑,他是不是坐盆盆水上漂来的。

    次日开始收水稻。

    没有收割机,都是人工。

    谷镰挥过,连杆的稻子一茬一茬,堆在一起,草要子打捆。

    晒得黝黑的男人戴着草帽拿着钎担过来,两头尖锐的角直接插入打捆的稻子,挑起,垛在板车上。

    江辰既割,也挑,时不时也跟周围的人说说话,开开玩笑。

    怎么说呢,累是肯定累,干活肯定没躺着舒服。

    但作为一种体验,偶尔来这么一下,感觉也不错,新鲜而充实。

    这个时候小孩们也没闲着,大人在前面割,他们就在后面捉蚂蚱,赶麻雀。

    时不时的也会拾起一些遗落的稻穗专门堆放,引得大人们一阵夸赞。

    这活也快。

    人多,算上张海,总共三亩五分田的水稻,一上午不到就割完了。

    堆在家门口稻场上黄中带绿,老大一堆,好不喜人。

    中午江辰家吃饭。

    下午,江辰请来了脱粒机。

    然后稻谷就出来了。

    笨重的脱粒机,从脱粒机车厢被费力的抬下来,找好地方,打上地钉固定。

    动力是拖拉机车头,通过皮带传动。

    随着拖拉机车头摇响,脱粒机被带动,送料端,一捆捆解开草要子的水稻一抱一抱被放进去,瞬间谷子冲上天空,数米开外垫着帆布的空地上稻粒如雨。

    还是好玩。

    可能对于乡下人来说这没什么,每年都能见到。

    可作为一个00后,丰收,加上从未见过,这是双倍快乐。

    再算上捆稻草,堆垛……

    呵,好玩。

    尤其看到小孩子稻草上打滚,爬上爬下的时候,真的,羡慕,好想试试。

    接下来就是晾晒归仓了。

    原本就足够干,脱粒出来,翻耙晾晒,一个太阳足矣。

    最后一点,上风车,除灰尘杂质,上磅秤一称,还行,两千六百多斤。

    这样平均算下来,亩产超八百斤。

    整个秋收序幕也就此拉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