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4 信义郎-《铁血小千户》
第(3/3)页
这时卫玉章却客气起来了:“皇上天纵英才,加封爵位、确定封号这样的紧要事,自然由皇上乾纲独断。”
这话就是为了让在故意说反话了。
说起来,给臣子加封爵位,关系到朝廷的脸面,是十分重要的,但实际上这种加封并不涉及到权力的重新分配,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所以说在这种事情上,多给皇帝一点面子,而在那些看似鸡毛蒜皮,实则牵涉到具体权力的事情上,则不用皇帝多管闲事,这就显示出卫玉章极其老辣的政治手段了。
皇帝毕竟还是年轻人,被他这位“师傅”拿捏得死死的,听了这话还十分高兴。
他若有所思地向萧文明看了一眼,猛地走回到龙书案前,提笔在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三个字“信义郎”!
写完这几个字,皇帝十分满意地点点头,将墨迹略略吹干了,便展示在了众人的面前。
“信”是信用的“信”;“义”是义气的“义”。
别说,皇帝想出来的封号,还正好戳到了萧文明的痛点上。
他是一个做生意的,最讲究信用;并且还结交了不少江湖人士,也十分讲究义气。
给他一个“信义郎”的称号,那是再合适不过的!
其实,萧文明刚才就怕皇帝给自己安上个“忠”啊、“孝”啊之类什么称号,倒不是说忠孝之类的情操不对,就是这种封建的忠孝观念,实在是不合萧文明的口味……
其实这时皇帝也不用殚精竭虑、挖空脑子地想。
别说是信、义、忠、孝这等好词眼了,哪怕皇帝就是给萧文明写一个“中 山狼”“武大郎”之类的称号,都会引来别人的一致好评,甚至还会有人说“中 山狼”怎样怎样的好,“武大郎”怎样怎样的棒……
只听卫玉章说道:“皇上果然是天子,才华来自天赋,信义二字立意隽永:守命共时、出言可复曰信;施而不私、执礼御宾曰义。萧文明,皇上此二字的批语,今后你还需小心领会,不可辜负了皇上的一番苦心!”
毅亲王也替萧文明高兴,拍着他的肩膀:“很好很好,你小子来洛阳一趟,如今回去也要被称为‘爵爷’了,收获不小啊!”
萧文明赶忙谦逊几句:“皇上,其实这些年,微臣剿灭倭寇、通商海外、平定叛乱,现在又同戎羌谈判互市,其实都未尽全功,做的都是半吊子的活。然而圣上对我却是大加褒奖,微臣实在是愧不敢当!”
/77/77155/2579776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