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悲常山-《拐走杨玉环》


    第(1/3)页

    硝烟弥漫,遮云蔽日,1直持续到天亮,常山城中的叛军总算是被消灭得1干2净了。

    没被消灭的,早早已经跟随这史思明开始了第2次跑路。

    阴风列列,黄沙卷起烧焦的旗帜,在漫漫的沙石里,冒烟的木头发出阵阵让人恶心的臭味。

    1片又1片的废墟,残檐断壁般的支离破碎,让李9州忍不住想到了那句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常山是河北重镇,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常山几次沦为战场,出现“露胔蔽野”的惨状。

    <>:。,<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望着被战火烧毁,破败不堪的民舍,沿途横死的尸体,正被百姓们吃力的拖着、抬走,李9州抬头仰望天空,心中1阵难过,不禁感慨了起来,这该死的乱世。

    要不是安禄山为了满足自己的皇帝梦,起兵造反,发动这场安史之乱,天下的百姓又怎会陷入此等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原本都是1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每日安安稳稳的种地营生,过着衣食无忧,踏踏实实的日子,只因战乱1起,很快就变成了1群群无家可归,生离死别之人。

    像常山这样的场景,全国各地屡屡皆是。

    便是那昔日繁华无比的洛阳,经历了战火之后,也是破败不堪,百姓流离失所。

    1旁的郭子仪也感慨了起来:“不知道安禄山、史思明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会不会有1丝丝愧疚之意。”

    “他们当然不会有!”这谈话让李9州有些恼火,“他们是1群披着人皮的禽兽,为了1己私欲,哪里会将他人的死活放在眼中。”

    他嘴上这般说着,手上忍不住重重的敲在了旁边的1根柱子上,这满是怒气的1敲,竟然那根柱子噗通1声断开。

    尤其让李9州愤怒的是,即便是李隆基那位大唐皇帝,似乎也没太在意百姓的死活。

    而问题在于,这番话该不该跟郭子仪说。

    身

    若是跟他说了,只怕会影响他效忠君主的心思。

    若是不说吧,日后郭子仪可是要治理江山的人,不让他看清李隆基的优点缺点,总归是不好。

    但仔细1想,李隆基也撑不了多久了,大唐的江山很快就要易主,太子上位,情况或许会好上许多。

    想到这些,李9州便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反倒是郭子仪1把鼻涕1把泪的说道:“日后若能平定这场叛乱,定要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