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谢家子弟没我想象里的那么难以搞定。” 相反。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很强。 能够成为这片土地数以百年的权贵世家顶流,绝非徒有虚名。 隐居深山里不出世,实在是可惜了。 人走了。 也到了饭点。 秦小满麻利地收拾起笔墨纸砚,将一首写了一半的诗摞到白纸上。 幸好。 秦家所有产出都标注着别人的名字。 假设哪天他想功成身退,只管维护住大诗人的名号即可。 要是这个计划行得通,他这个大诗人还要再当一年左右的时间,唐诗三百诗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收拾了一下心情,秦小满准备吃过饭,迎接夜晚的药浴。 现在他和秦家产业捆绑起来,这条小命弥足珍贵。 “唐叔,今晚我再昏过去的话,记得扎我几针,直到把我扎醒为止,我缓缓还能接着泡。” 唐参想到昨晚扎了几百针,也没能将人扎醒。 他十分勉强地点点头。 “一定如公子所愿。” …… 荣州,章府。 丫环将一沓信纸,交到章夫人的手里。 “夫人,富阳来信。” 章夫人放下手里缝制一半的冬衣,接过信封。 捏到里面厚厚的一沓,面露疑惑之色。 “文山写了何事?居然写了这么多?” 文山和文河的想法她清楚。 也是她特意派去富阳,探一探公子的底。 “公子,不是我不信任你,实在是,你所作的诗都太过惊艳。” 代笔一事,一直未查出结果。 她也问过唐参。 唐门并没有擅长作诗的人辅佐公子。 那位也没有安插相关的人手,她担心公子身份泄露被人利用。 若有朝一日被人揭穿,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所以先前与王耀辉一战成名,她特意动用关系,将此事压了下来。 她今早让公子编写诗集,提出七日写百首。 公子答应得太痛快。 她只能让文山和文河找理由留在公子身边,一探究竟。 “写了这么多,莫非是写了如何包装的来龙去脉?这俩小子又不是不知道,我对做生意也是一窍不通……” 章夫人絮叨着拆开信封。 /91/91872/28622211.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