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肖成梁揉着干瘪的肚子,发着牢骚。 “稍等。” 秦小满将书放回书架上,又爱不释手地抚摸了几下。 “冬青,这书架上落了灰,你先打扫一下再去吃饭。” 他特意叮咛一句,这才招呼着肖成梁离开。 留下冬青独自在书房窃取他的“新作”。 吃过晚饭。 秦大柱便拿来今日各块田的收成数目。 “县衙下午派了人来计数,今年一亩田产出都在三石以上,是近十年来最好的年景。” 秦小满随手翻了翻已收割的四千亩稻田的数目。 一亩三石多,实收三百三十斤左右。 四千亩有一万二千石粮,一百三十多万斤,交了三成的税粮,约合四十万斤,还剩下九十多万斤粮。 除去分与佃户的两万再加奖励,这四千亩落到秦家手里能有六十多万斤。 脱了粒也能剩下四十多万斤。 按照蜀外精米一斤半两银子的价格来算,就是二十万两。 并且这还只是四千亩田的收成。 “难怪我家富得流油。” 秦小满着实羡慕自己。 “公子,明日能收割完六千亩稻田,县衙那边在催你先前说好的一万石的捐粮……” 秦大柱一脸肉疼地提醒他。 “你不提我都差点忘了这一茬。” 秦小满也是一脸的肉疼。 一万石,一百二十万斤粮,一成的收成拱手送人,岂止肉疼,简直心肝肺都在疼。 不过。 想到这些粮食能救灾民,明年还能免些税额,指不定朝廷一高兴,赏他爹一块“先进地主”之类的牌匾镇宅,他也就忍下了。 秦小满扯了张宣纸,写下捐一万石粮的字样,盖上父亲的印章交到秦大柱的手里。 “大柱叔,明天开始我在各个庄子上走动,谁找我就告诉他们我不在。” 反正他只捐这一次。 谁再喊他捐粮他跟谁急! 大乾天子来了都不行! …… 富阳县,城楼外。 两匹枣红大马披星戴月,在官道上急驰而来。 “吁~~” 领头的是一个二十左右、身穿白色胡式锦衣的女子,她在驿站前勒住缰绳,看向城门紧闭的城楼,柳眉一拧。 “小姐,城门已闭,我们今晚只能宿在驿站了。” /91/91872/2675014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