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国家局势的变化,其实在大明的各地都司、承宣布政使司的上层建筑眼中,清晰明了的很,尤其是广安帝的圣旨送递到南方各都司后,大家都清楚的领会了圣意。喛 求稳! 中南半岛是不大。 加起来也不过五六个四川的面积而已。 话说,当下大明的万邦图中,面积最大的也是大明自己,奥斯曼帝国都无法相比,当然,论实力,也是大明最强。 用一句话来说:垂死梦中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 但中南半岛局势复杂。 这一次占城、大城、金边、南掌四大邦国联盟,凑出了一支五六十万的精锐大军,而且这四个邦国还拥有暴兵的潜力。喛 不容小觑。 关键是大明现在输不起,一场大的溃败都不能有! 哪怕如今大明对外战事从无一败,国内民间也有各种怨言,在民间一些人眼中,中南半岛是蛮夷之地,花费巨额的军费去占领这样一个地方,毫无意义。 所以说广安帝穷兵黩武的流言,全国各地都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南征大军出现了一次大溃败,广安帝在朝野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一旦大明雄师发生一场大溃败,军心也会溃散。 一个打了没用的地方,又打不赢……那么底层士卒就会觉得他们的性命奉献得毫无价值。 军心一散,那就真没了。喛 搞不好连交趾都要吐出去。 所以广安帝求稳。 南方各地都司,交趾都司已经黔国公沐琮,也深以为然。 不宜冒进! 稳扎稳打,不说今年打下中南半岛,能把交趾稳固下来,能在南掌边境线上形成战略优势,便是军事上的胜利。 至于北方那边的局势…… 南方这边管不了。喛 他们能做到的,就是承广安帝旨意,稳中求胜,不给大明北方边军增加压力即可。 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打南方的中南半岛,是大明的外扩。 而守北方,则是大明的立身。 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