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六贼魔,伤人不成反伤己-《黄庭仙道》


    第(2/3)页

    而自修道以后,他一方面得益于这种性格,另一方面,他又知道,这种性格太过于多疑,一切事情,先从最坏的地方想起。

    莫闲很想改变它,所以他行事都是以“天地大德曰生”来规范自己,但今天却给他一个提醒,居然对敌人产生了同情,他想到了许多和尚,自己并不愿意成为他们一样的人,但转变却是的的确确的。

    莫闲有些迷糊,但更多的是一种明悟,以前所谓的“所知障”,以为是是所学的知识形成了成见,影响自己的判断等方面,今天才明白,不仅是知见,还有自己形成的性格,特别是性格,合自己脾性的新的知识,自己易于接受,反方,自己不自觉的排斥,这一diǎn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

    有许多人觉得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悟通一件事感到很高深,其实不然。

    人人都是修道的种子,或多或少,每个人都经过悟这个事,但为什么修道者多于牛毛,而悟道者却少于麟角,其中有一大原因,就是每人都有自己的习性,妨碍自己更加深入。

    有许多人虽然有所悟,却在以后不身体力行,做不到知行合一,这也是一大原因。

    莫闲明白了这一diǎn,知道人的性格一旦定型,就为所知障阻碍,他在心中暗自感概,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生而为人,既然为修行种子,但又重重阻碍,先是生理,人的五官感觉到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而且从不同角度,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就如盲人摸象一样,最易执于己见,在心理上,由生理所生种种相地心中折射各种相,随知识不同而内容各异。

    修行真的很难,故古人说:修行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也!

    既然走上这条路,自然希望走得远,随时如履薄冰,但又坦然迈步,无它,唯道而已。

    第二日,莫闲和蠡玉听到一个修士疯了的消息,蠡玉感到奇怪,修士,特别是已达到一定水平的修士,已能控制自己的内心,怎么会疯了。

    莫闲知道怎么回事,不以为意说:“也许是他入魔了!”

    “走火入魔?这倒有可能,可是一般人只是废了修为,像他这样,比较少见。”蠡玉说。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谁知道他练的是什么功夫,”莫闲随口说,正在两个人闲聊时,艾芃带着三个人来了,这三个人正是毛源、漆沮和王旄。

    三人一到雷墨岛,便和艾芃商量,怎样捉住莫闲二人,艾芃没有想到,岛主派人来,居然要抓这二人,他已将这二人身份弄清楚,他说:“抓这两人,莫闲倒没什么,但另一个却是东临岛的少岛主。”

    “这倒要注意,东临岛与我敖岩岛同属十三岛之一,但岛主的命令不能不尊,能谈得拢最好不过,他们两人与我们返回敖岩岛,要是谈不拢,只好动手,但不要伤着东临岛少主。”毛源皱起眉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