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献策(上)-《惊雷入汉》
第(2/3)页
最初的计划尚有战胜汉军一法或可延缓这恶劣的形势,可目前看来河北百姓已然是没了口粮。饥荒之下百姓难渡黄河,朝廷也是没有多余的粮食开仓赈荒,如此一来汉军退了,河北也必定是饿殍遍野,瘟疫横生!
胡人不可能留在河北,似乎成为了定局,这只是朝中汉人文武的一种担忧,可如今看来似乎便要演变成为事实了。这太子殿下之问,明着是言迁都何地,实际上便是看自己对待北迁之事的看法。此事干系慎重,牵连甚广,自己却是没有什么立场可言。
“臣以为形势所迫也只好如此,但didu所在当水草丰足,如此方可久驻,想来朝中文武定有抉择。”王尼心中有几个地点,却是不好说出来,只是表达自己服从此事的态度,想把此事甩给他人去出头。
太子刘和脾气不好,可也不是笨蛋,见王尼如此说,心中还算满意,于是道:“前日与何卿提及此事,何卿亦是赞同,然晋之降臣未必愿意北归,此事尚须王卿出谋划策。”
王尼略一思索道:“何遵虽为长兄,却是庶出,此事当与何邵计议方是。”
刘和见状哈哈笑道:“王卿果然聪明,可有把握说服何邵啊?”
何氏富可敌国,更是晋国之内首屈一指的世家望族。当初能够与其对立的卫瓘一族几乎在晋国抵抗胡人南下的战斗中死伤殆尽,而何家代表着大多晋国降臣投靠胡人,屈膝媚颜,即便事态到了这般的地步,仍是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而何家真正的话事人乃是何邵,并非何遵。通过何遵来提醒何邵,渗透自己的意思,在用王尼这般重臣前去游说,就是太子刘和打得算盘。
王尼暗暗叫苦,自己屈身胡人出人头地并不觉得如何,可要出头说服了何邵——那何邵是否用说服还是两说——自己这骂名怕是要从此留下了。然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地位与名望,若是不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怕是脑袋不保,又怎甘心?
“臣正要请命前往,只是担心臣年资尚浅,颇有不足,恳请殿下指派朝中元老与臣同行,如此把握甚大。”王尼心中打好了算盘,准备拉一个老家伙一同前往。如此自己的责任可以轻一些,至于骂名之流,眼下也是顾不上了。要知道即便何邵很清楚撇下了河北的产业,何氏在塞外将是危险重重,也无法当着面拒绝太子殿下的意思。
这河北,这邺城,直到现在,仍是胡人掌控!!
刘和听了频频点头,自己何尝不是觉得王尼年纪轻轻,不足以服人?于是道:“如此也好,但不知王卿意属何人?”
王尼听罢心中暗骂,这刘和真是狡猾,连个口风都不吐,便让自己指名道姓。回头事情传出去,怕是自己的处境……哎!事到如今,也只能抱紧太子的大腿了,否则此事过后又怎会被人容得下?
正待张口,忽而门外一名宦官跪地道:“启禀殿下,何大人有要事求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