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谋算(上)-《惊雷入汉》


    第(2/3)页

    刘曜在一旁道:“孩儿已然派遣使者前往交涉,希望可以护送汉人至黄河岸边,相信不久之后应有消息。”

    “曜儿你觉得汉人会如何应对呢?”刘渊看了一眼刘曜道。

    “这嘛,汉人有所防备自然不会轻易下山,只是其军中多有伤者,我等亦没有暴露意图,一次不行,多次便可。”刘曜颇有信心的说道。

    中原前来的船只皆是停靠在延津,依照诸葛京与刘渊的约定,匈奴负责提供钱粮医药等必备之物,汉军会到延津聚集乘船返回中原。因此刘渊早已下令数支兵马潜伏在延津附近,同时派出兵卒约束汉朝水军不得登岸,不得轻易离开。

    如此安排只想等待晋国余党聚集在延津后便一网打尽,如此匈奴可谓是后顾无忧了。

    不成想东路被汉朝使者劝降的晋国余党在离开壶关之后,竟是转往一处山脉中屯驻。沿途跟随监视的匈奴兵马见状感到奇怪,可是碍于大单于刘渊的军令又是无法武力干涉,唯有跟随晋军抵达山下而已。

    那晋军入了山中便在山口设立营盘作为阻碍,胡人严令禁止武力冲突,唯有派遣使者交涉询问为何不依照约定行事。刘曜一方面留下兵将监视晋军动作,一方面亲自返回邺都请教刘渊如何处置。

    晋人毫无预兆的玩这么一手,看起来无伤大雅,可若细心的研究却是可以推断出许多可能。

    “对方既然有了疑心,无论做什么都会小心防备,看来诸葛京也是一个谨慎的人,这一点倒是与诸葛武侯有几分相似啊。”刘渊并没有评价刘曜的策略是否可行,而是若有所指的道。

    刘曜乃是聪明人,闻言便知其意道:“儿臣以为汉帝对此也是全无把握,此举带有试探之意,这般大胆举动必是早有筹码,并非诸葛京一人之智!”

    父子二人一言一语的越谈越是投机,一旁的刘和见状脸色阴沉沉的盯着刘曜,竟是一刻也不放松。

    刘曜并非不知,相信刘渊也是看在眼里的,只是刘渊追问不断让刘曜难以抽身顾及刘和之感受。

    “好了,玄泰你说接下来为父应当如何呢?”话锋突转刘渊转首去问刘和。

    刘和字玄泰,见父亲发问,于是收回目光转为尊敬之态道:“儿臣以为汉人包藏祸心,父王当调集兵力以防万一才是!”

    “曜儿你说呢?”刘渊对刘和的回答没有任何表态,又去问刘曜。

    刘曜被刘和狠狠的盯了半晌,就算自己一贯沉稳此刻也是额头见汗道:“儿臣以为尚须探明诸葛京一方的消息才能做出判断。”

    汉使分作两路,西路乃是张轨,东路才是诸葛京。张轨所招降的晋国兵将前后聚集在一处屯驻山中,这是让人惊讶的事情。但汉人到底有什么打算还是要看诸葛京那里是否也是如此情形了。

    刘渊起身道:“汉人吃不准孤之态度,孤亦猜不透汉人的打算,看来刘禅不在中原,姜维也不是易与之辈!传孤令调集兵马严加戒备,水师全数发动巡视黄河,孤要看看汉人到底有什么算盘!”

    军令传下各族兵将紧张万分纷纷开始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指定的地点屯驻以防万一。

    在北营军中首将刘伯根闻讯喜道:“大单于正知我心,晋国不足以尽兴,若是汉军当可战个痛快!”言罢抄起兵器架上的大刀,随手挥舞起来,甚是兴奋。

    曹嶷在一旁道:“伯根你攻破邺城立下大功,各族之中都风传你坏了大单于的意思,亏你还有心讨战。”

    “有什么可担心?大单于要的是能干之人,可不是畏首畏尾的鼠辈!我刘伯根忠心耿耿,武艺绝伦,一心为大单于建功立业,何必在乎那些谣传呢。”刘伯根把大刀挥舞的虎虎生风,地上的落叶沙石被刀风卷动激起多高。

    曹嶷摇头道:“我知你在塞外憋闷太久,少有大展身手的机会,我北营将士的路还远着呢,你如此躁进并非好事。”

    刘伯根哈哈一笑,手中大刀插回兵器架道:“这般关心刘伯根记在心里,有飞豹在,又需要担心什么呢?”

    言罢刘伯根与曹嶷的目光都转向了一旁的王弥,王弥懒洋洋的靠在胡椅上晒着太阳,闻言扫了二人一眼也不言语。

    刘伯根不以为意哈哈笑着入帐内休息去了,曹嶷却是在一旁思索片刻道:“飞豹你设计抢了邺城,可是把伯根向火坑里推?”

    匈奴大单于刘渊麾下能人无数,可面邺城却是无人愿意夺之,说起原因都是存心让给大单于刘渊亲自下手。王弥是个聪明人,甚至在聪明人也算是聪明人,偏偏不管三七二十一伙同鲜卑族去攻取邺城。

    这功劳是北营的,但第一个杀入城中的却是刘伯根。平定河北刘渊即将建立国家政权,大家都在议论开国之后的分封,立下奇功的刘伯根自然是众人议论最多的人物之一了。

    其中的关键就算是傻子也听得明白,曹嶷心中的疑问越多,忍不住出言询问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