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对局(下)-《惊雷入汉》


    第(3/3)页

    身后来袭之人正是晋国大将张方,闻言冷笑道:“今日取汝首级,已祭奠我大晋光复中原之战!”

    “哈!时无英雄乎?竖子安敢猖狂!”关彝也是微微一笑,抡刀与张方杀在一处!!

    那缪胤见状恶从心头生,顿时舞动长矛也加入战团与张方并肩力拼关彝!关彝一杆青龙刀游斗二人并无吃力之处,倒有几分游刃有余!

    当年宛城大战,关彝以一己之力抵抗晋国名将无数,而今伤势痊愈,刀法更见精湛,面对张方,缪胤两名晋国强人毫不逊色,尚占些许上风!

    战不多时远方鼓声震天,诸葛瞻亲自督帅大军浩荡杀来!此间混战尚无结果,汉军转眼杀到,晋军纷纷慌乱,却是不见后方大军来援。

    那苟晞本要点兵随后增援张方等人,不想接到讯息汉军大将句诳率领万人从小路突击,一举击破晋军数道防线杀奔濮阳北方!

    那正是濮阳/水师屯驻之处,有北海前车之鉴苟晞怎敢大意,连忙调兵遣将前去阻拦,自引大军前往增援张方。行至半途又是军情来报,那汉将句诳不过是开路先锋,身后汉军副都督黄崇统兵数万浩荡杀出,晋军且战且退已然无法阻拦汉人行动!

    情急之下苟晞唯有率领全军前往驰援,不过派出了数千人马支援张方而已。诸葛瞻挥军杀到,晋军难以抵御内外汉军冲击不断,终是大败亏输。虽有数千人马接应,可在汉军面前作用甚微。

    张方奋力抡刀断后死战,心中不由得咒骂不断。若不死派出了大量人马回援北海,濮阳城中兵马足以分批作战,怎会如此轻易被汉军击败?换句话说回来本该是北海的危机,而今却由濮阳晋军担在肩头……

    另一方黄崇督促句诳等汉将在半途设阵与晋军主力混战一处。这一路晋军兵力甚众,加之被杀退的晋人纷纷回头杀回,反倒是汉军陷入苦战之中。然汉军早有准备咬牙坚持,那张方却是措手不及先一步败了。

    ……

    辽东,燕王司马机神色凝重的一动不动。

    派出的探子终于有了结果,那塞外形势无比险恶。自从异族大战中原退回塞外之后,那匈奴的刘渊在其叔祖父刘宣以及汉人王弥的策划下保全了实力,却是按兵不动,坐观塞外各族互相残杀。

    匈奴本就是第一个倡导退出中原的种族,大部分异族当时不舍中原不听劝阻。待损兵折将的被赶出中原,赶出河北之后族内实力大打折扣。大部落需要吞并中小部落来补充力量,中小部落也是彼此攻战。

    然大的部落族群同样是折损了不少人手,族内势力产生分歧彼此攻伐的大有其人,被中小部落瓜分吞噬的更是不在少数。这些族群激战不断,彼此攻伐,匈奴却是保存实力远远避开。

    但塞外恢复些许平静,刚刚形成的几个大族也是恢复元气,人丁单薄。此时匈奴铁骑一举横扫塞外用时不过数年,整个塞外各族几乎都投身匈奴门下,不敢自立门户。

    那王戎便是在此阶段收容救助了许多各族人群,从而得到拥护。刘渊久在中原,如何容得下王戎?

    好在王戎也非等闲之辈,利用匈奴人还没有腾出手的功夫一路携老扶幼的杀奔中原!整个塞外根本无法抵御匈奴铁骑,更是走不出刘渊的控制范围,只有中原才是唯一的生路。

    而今王戎投靠了晋人成为兄弟之盟,变成了棘手的人物。

    那刘渊当年差点被魏国时期的司马氏玩死,如何不思报复?就算是没有王戎,恐怕也早有了在此侵犯中原的心思。可现在的晋国正与汉人交战,哪有多余的力量分担北方的军务?

    而王戎的所在恰恰是让匈奴刘渊师出有名,这事情虽说还没有眉目,可一旦发生必然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

    此事要禀报给晋帝司马攸,辽东境内更要做好准备,防备匈奴人突发其难。燕王司马机想来想去也是不敢轻举妄动,唯有将塞外的一切尽书纸上托人快马前往邺都禀报。

    同时更是加派人手彻查王戎的底细,看看这家伙在塞外是否还留有后招!

    ……

    裴府,群臣哀悼。

    晋帝司马攸亲自吊祭裴秀,文武群臣更是紧随帝家脚步不敢有任何疏忽。

    对于裴秀,司马攸是又恨又爱!

    可如今能够出谋划策的裴秀无声无息的就这样去了,留下的是悬而未决的前方战略。事发突然晋帝司马攸仍是沉寂在悲痛之中,满朝文武对于司马氏的忠心毋庸置疑,可裴秀这样的智者并非随处可见。

    裴秀的追谥等等都不重要,丧事的规格提升也是情理之中,这是一代帝王对于一代智者的尊敬,更是重视贤才的一种表现。世人因此将改变对于司马氏的看法,更有山野中的大贤因此而心动。

    然这般举动不过是意料中事,能否达到期待的效果并不知晓。

    司马攸重视的是裴秀的遗书,那书中阐明了当下的形势,虽然没有劝诫之言,可读完书信之后,晋帝司马攸却是少了几分迟疑,多了几分豁达。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