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缓缓图之(上)-《惊雷入汉》


    第(3/3)页

    “会否是汉人的疑兵之计?”另有将领不由轻声道。

    马隆听罢没有言语,汉人之动作若是如此目的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从始至终露面的不过是汉军先锋而已,那姜胜的主力人马身在何方自己困守城池也是难以得知。

    虽然早已布置好了一切,但坐守城池不能互通内外消息则是确实的弊端。马隆沉思片刻,决意派出斥候前往城外哨探一番,看看汉军意欲何为。

    北海郡东方海面上战火不断,汉家的铁甲船在晋国舰队中往来冲突,撞沉了无数晋国船只,一直到船身破烂下沉仍是奋力射箭投石。双方船舰你来我往穿插不断,经历了远距离的投石攻击后,如今比的是肉搏战的能力。

    大汉水军统帅滕修乃是江南水师出道,战术变化莫测更是敢打敢冲,随军而至的不仅仅是徐州的水军,更包括了从江南堪堪赶到的汉朝水师。掌握了长江之后,汉朝有足够的资源培养一支强大的水军,更何况汉帝刘禅早把麾下水军做到了大海中,这比当时的曹魏如今的大晋不知道要早了几年。

    后世而来的刘禅自然清楚水军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着眼于华夏大陆的争斗,而是放眼整个世界。虽然这种理念有违于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但朝中的群臣却是拗不过强势的君主汉帝刘禅!

    晋国战船越来越多的在海中随波漂浮没了动作,不理会船上的大火,也不再手执刀枪的还击,晋国水军们急于放下逃生小船弃船而逃。即便是在黄河或是长江上,这种小船都是十分危险的,更何况这一处乃是大海?

    你倒是急着逃命,可四周仍是激战不断,兵将争相恐后的登船,互相推挤之时那小船早已翻了个底朝天;运气好的上了船准备逃命,然四周的海浪高低不平的海波,以及投石弓弩甚至自家战船的经过,两军的追逐,哪一个不是要人性命?

    波涛汹涌,吞噬了无数人命,战火席卷,大战仍是没有尽头……

    海上双方拼命厮杀,海岸上同样杀声震天!汉家主帅姜胜率领主力汉军倾尽全力来袭,这岸上的防御工事构造的甚是坚固,然对付万余汉军还是足够,对付数万人马的猛攻便是难以支撑了。

    预料到汉军有可能水路夹攻,但北海晋军却是没有想到姜胜如此大胆,竟是全军攻杀而来,根本不理北海城中的晋军主力!汉军一路杀来可谓深入重地,沿途都是晋人城池,哪怕是规模不大,可一旦全力出击汉人也有后路被断之机。

    姜胜冒险一击很快得到了回报,陆上的晋军抵挡不住将近溃败……

    汉军动静瞒不过马隆,坐守北海本是希望对方分兵于此,然后设计将汉军挫败。不想姜胜有够大胆,竟然全军先行攻打东方的晋国水师,如此一来倒是晋人处于被动的状态了。

    北海的水军不仅仅是控制汉人独自掌控大海的关键,更是守护者黄河的入海口。一旦丧失控制权,那汉朝的江南水军便可以乘风破浪的从入海口逆流而上,杀入黄河,届时晋人的黄河水军便会遭到两面夹击,甚至黄河南北两岸因此饱受困扰。

    形势紧迫马隆也是无法继续坐守城池,当下分兵两路而行,一路向南而去切断汉军的后路,自己率领五千铁骑杀出城去驰援东方战场!

    ……

    官渡。

    随着形势愈加的紧迫,官渡之战渐渐到了决一死战的地步!

    河北的晋兵大半聚集在濮阳与官渡两地,濮阳负责与北海连成一片,而官渡则是分散濮阳所面临的压力。只是苟晞攻下了濮阳,孟观一时还没有拿下官渡。如此一来濮阳的压力愈加沉重,十余万晋兵要和汉军硬碰之后便是元气大伤。

    那汉朝调集四方之力支援中原战事,时间拖延的越是持久,对于汉人越是有利。先前希冀的中原民间动乱并没有如预想般的理想化,汉不仅仅在武功上占据绝对优势,文治更是丝毫不含糊。

    控制住中原局势的汉朝,继续打破局面的晋兵,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七万晋军分兵数路,步骑分明兼备精锐之士,军械充沛加以大量后勤,孟观决意强攻官渡打出缺口!

    官渡汉军的统帅如今已经换成了柳隐柳文然,作为老资格的川中将领柳隐几乎见证了整个蜀汉从建国至今的过程。若是留在朝中养老,此时早已位及公卿并不稀奇。

    齐万年虽然狡诈是有迹可循,柳隐沉着却是稳如泰山!

    这是一场硬仗,无甚花巧,但一场硬仗若无花巧之处,似乎也失掉了几分色彩。

    大军尚未对阵,早有晋国铁骑兵分两路抄袭小路意图绕过官渡要塞,直接杀奔汉家腹地。更有三路晋军以极快的速度杀奔官渡,积弩将军孟观率领大军随后压阵!山雨欲来风满楼,晋军动作极其迅速,一股黑云压城之势让人心头紧迫无比,大战终至!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