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诸葛公(1)-《惊雷入汉》
第(2/3)页
“既是宣召,何以众军随行?”喝问者见诸葛诞似答非答,左右骁骑簇拥,身后众军紧随,大步向前再次扬声喝阻:“朝廷使臣何在?”
诸葛诞一行人闻声,理都不理双腿轻夹马腹,加速冲过吊桥。喝问者在城门下,见诸葛诞等人骑马直冲过来,视自己如无物,连忙闪身躲避,骏马擦身而过,身后骁骑一拥而上,直入城门。
乐琳在城楼观之,顿感不妙。只见诸葛诞入城之后翻身下马,大步踏上城楼,直奔自己而来。所属步骑却是将城楼团团围住。乐琳心虚,见如此情形,哪还不知发生何事,转身就跑。诸葛诞也不着急,手按佩剑,缓步而追。扬州守军见主将往城楼上跑,诸葛诞在后面追,方才转醒过来,可惜为时已晚。诸葛诞手下大将张朔,施全各率士卒,将扬州守军一一缴械。
城门喝问者让过诸葛诞大军,见此情形,疾呼造反,被正在入城的诸葛诞部将李平背后一枪透胸而出,倒地身亡。
跑到城楼顶端,乐琳是避无可避,见城楼之下,一片片都是诸葛诞的淮南军,自己的扬州军已然被完全控制。远处数支淮南军,奔往各个方向,扬州算是完了。待转过神来,诸葛诞手持长剑登上顶楼,看着自己就像看一个死人。
“公休……公……休……”没等乐琳说出什么,诸葛诞手起剑落,乐琳顷刻毙命。
司马氏走狗,死有余辜,随手割了乐琳首级,命人传首四方。不多时,各部来报,扬州城内已然平定,守军尽降。
扬州既定,诸葛诞留部将李平镇守扬州城,负责收编扬州各郡各县士卒,自回寿春。诸葛诞威名盛重,士民无不敬畏,短短数日,已然收编两淮,扬州大部分军卒。不少诸葛诞旧部都来主动投靠。
除了守军之外,淮南淮北两地尚有屯田军也是诸葛诞要拉拢收编的对象。当年朝廷准备大肆屯田,邓艾经过考察后认为两淮之地“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于是着《济河论》深得司马懿赞同。从此以后,两淮之地大兴水利,广屯军田,一片繁荣景象。两淮军粮充足,又无水害,连年丰收,也正因如此,给了历任守将叛乱的资本。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边陲重地,手握军权任谁都会有所遐想。
所谓屯田,是指每隔五里设置一营,名为军屯营,六十名军士为一营,一边屯田,一边负责守卫地方。比起普通的守军,屯田军还须负责耕种,又不能随意离开屯田,其辛苦可想而知。诸葛诞振臂一呼,屯田军自然愿意响应。
张朔带领二千步卒赶赴下蔡,收编下蔡守军。等到了下蔡已是傍晚,见城门紧闭,便使军卒叫门。军卒扯着嗓子叫了半天,城头上才有人现身。
“来者何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