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节 贝都因人-《从岛主到国王》
第(2/3)页
陈锐五人向那口井走了过去。往井口看了看,非常深,至少有20多米深,要打出这么深的一口井可不容易啊,要在沙漠里找到打井的地方更加不容易。
不过。长期生活在沙漠里的沙漠居民有办法,当地部落人不给一群骆驼喝水,干渴的骆驼就要寻找水源,人们随着它们走,发现骆驼集体停下来刨沙,就知道沙子下面是湿润的。就在那里打井好了。
这时村里的村民发现了有外人到来,向陈锐这边围了过来。
村里的小孩子偷偷地躲在父母的身后,用好奇的眼光看着陈锐一行人。
不管男女,老人,小孩都佩戴有鲜艳的头饰。
很多妇女身穿着黑色长袍。只露出一双眼睛,在长衫、外衣、斗蓬都绣有好看的花纹。
而一些男人都穿着长到脚踝灯笼裤,肥大的长衫,外加斗蓬。
从村民的装束,村落的建筑样式,墙壁上的色彩图案,以及村中的一座清真寺,看得出来。这里的村民信奉的是伊斯兰教。
这时村中一位长者向陈锐走了过来,向陈锐打招呼道,“塞拉姆。”
看得出来。这名长者在村中有非常大的威望。
‘塞拉姆’是伊斯兰教礼仪用语,意为‘和平’,‘平安’,‘安宁’。
陈锐右手放在胸前鞠躬回道,“wa‘alaykumwarahmatullahwabarakatuhual-。”(愿主的安宁,主的慈悯与吉庆也降临于你们!)
陈锐只会这句礼仪用语。
在来埃及之前。陈锐了解到埃及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因此。陈锐特意学了这句话,以便在埃及的时候能够跟埃及人做简单的交流。
等陈锐说了这句话后。村里人对陈锐一行远到而来的陌生人不再抱以的戒备的心理,或者敌意,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是非常好客,非常和谐的。
村里的长者邀请陈锐一行到他家里做客。
陈锐接受了邀请。
在进村的过程中,陈锐用中文简单地跟李万豪四人讲了伊斯兰教的一些忌讳,免得大家无意中的一些行为引起对方的恶感,敌意。
伊斯兰教的的忌讳其实也没多少,只要仔细注意就没什么事。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无意的一些行为触犯了伊斯兰教的一些忌讳就比较麻烦了。
比如,陈锐拿了一瓶酒作为拜访村落的礼物送给村里的长者,那结果,会很遭的,不仅得不到村里人的欢迎,反而,会引起村里的人的恶感和敌意。
因为在伊斯兰教教义,在饮食禁忌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严禁饮酒,不仅严禁饮酒,而且还禁止从事与酒有关的营生,禁止出席有酒的宴席,禁止一切与酒有关的致醉物品。
拿着一瓶酒做礼物送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这不是找抽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