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节 古城废墟-《从岛主到国王》


    第(2/3)页

    藤蔓、灌木盖住了大地。

    地上非常潮湿。

    陈锐走在其中,经常被地上的藤蔓、灌木缠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

    在这些藤蔓、灌木丛中,潜藏着一些有毒的虫子,毒蛇。

    周围非常寂静,静得让陈锐感觉压抑、沉闷。

    突然,陈锐发现了一块大石块。

    大石块半埋在土中,长条形,表面明显有切削、加工的痕迹。

    这是一块建筑古城城墙的大石块。

    也就是说古城离这里不远了。

    这么大一块石块,被泥石流冲刷得这么远,已经是极限了。

    泥石流往下流,陈锐要往上走,才能找得到古城。

    越往高处走,陈锐发现的石块越多,还发现一些青铜器、陶器、陶器碎片。

    这些都是泥石流一路冲刷带下来,大多半掩埋在土里。

    陈锐将地上发现的青铜器、陶器、陶器碎片捡起来。

    令陈锐非常兴奋的是,在其中一些青铜器、陶器、陶器碎片上发现有文字。

    字在刻在器物上面的,非常成熟,非常的规范,笔道圆润,讲究对称,是有区别于周篆和商代甲骨文。

    也不像陶文一样,是单个的符号,让人看不懂这些文字的具体什么含义。

    它是有成文的篇幅,它已属于文字范畴,非常成熟。

    陈锐认为这些文字是夏篆.

    夏篆的发现,可以说,对中国的历史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文明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

    在中国的历史课本上,中国的文明是从公元前2070年,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建立夏代开始。

    但在国外包括港台地区并不同认同这个观点。

    他们认为中国文明的历史,最早始于商文明。

    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距今3500年。

    也就是中国上下5000年文明,并没有5000年,而是3500年。

    主要分歧是‘夏王朝’是否存在。

    国际学术界不承认有‘夏王朝’存在的。

    其理由是没有任何考古依据,即没有文字出现,也没有冶炼的青铜器发现,更没有表明国家形态存在的任何依据,以及城市遗迹,等等。

    陈锐在这里发现夏代的青铜器,青铜器器形非常大,非常精致,说明夏代就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