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应对之策(一)-《乱明》
第(2/3)页
朱由检掌管大明帝国已达七年,终于具备了一丝敏感性。朱由检知道,这帮地方官绝不会不知道林纯鸿擅自开府建衙,之所以一直未上奏,很有可能被林纯鸿收买。对这帮官僚,朱由检见识了太多,对他们的秉性认识已经入木三分。
对朱由检来说,剿灭贼寇、平定辽东乃当务之急,为此,他能容忍邓玘公然劫掠百姓,日后,甚至连张献忠挖了他的祖坟,他也能同意熊文灿对张献忠实施招抚之策。平心而论,林纯鸿与左良玉、曹文诏一样,乃简在帝心之将,只要不闹得太过分,他也不会太过于计较,而现在林纯鸿已经私自开府建衙、私铸钱币,这已经超越了朱由检的底线,绝无可能继续容忍。
好在朱由检还有一丝理智,知道朝廷举步维艰,不可能在湖广再动刀兵。朱由检感到深深地无奈,这个皇帝也做得太憋屈了。
朱由检双眼失去了神色,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岁,用萧索地语气吩咐道:“让内阁票拟,拿个章程出来!”
紧张万分的曹化淳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一直担心朱由检不顾一切兴兵攻伐林纯鸿,这样,整个大明江山就全完了。
曹化淳从地上爬起来,开始收拾散落一地的奏章……
※※※※※※※※※※※※※※※※※※※※※※
当整个大明一片疾风骤雨时,林纯鸿可没有闲着。
推行土地赎买政策之前,林纯鸿就知道,这等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如张道涵、朱之瑜、周望之辈,他们对大明士绅的良心有着莫名其妙的信心,大大低估了暴风雨的猛烈程度。林纯鸿非常清醒,任何关于利益的争斗,绝无妥协的可能,要么刀兵相向,要么给对方足够的好处。
好在荆州、夷陵等地的士绅被林纯鸿熏陶多年,亲眼看见了工坊、货栈的盈利能力,对经营工商抵触情绪并不猛烈。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除了刘梦升拼死抵抗外,其他士绅或看到了利益、或被林纯鸿所逼迫,交出了土地,没有闹出多大的乱子。
不过,他们交出了土地,心里总是不平,方才联络各地士绅实施反击。
林纯鸿对大明其他地方的士绅没有这份信心,他派周望领兵驻扎在襄阳,绝不是为了防贼,而是为了抵挡来自官军的攻击!
目前大明的精锐战力集中在北方,林纯鸿相信,只要掌握住襄阳,即便朱由检疯狂派兵前来,也能遮护住荆州和夷陵。更何况,在襄阳驻扎万余精锐,更有一种威慑作用,很可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毕竟,林纯鸿这个时候绝不愿意与大明朝廷公开决裂,那与他的战略构想不符。
之所以以防止贼寇的目的出兵,主要是为了防止以朱之瑜为代表的忠贞之徒竭力反对。随着邦泰的声势越来越旺,各地士子纷纷慕名前来,并在邦泰内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林纯鸿不可能不考虑这帮士子的反对力量。
当然,除了派兵驻守襄阳外,林纯鸿更是大肆扩军备战,计划在三个月内将虎啸营和天武营扩充为虎啸军和天武军。按照规划,一个军下辖三个车步营、火炮营预备营各一,内设参军处、军辎处、军法处、军政处等单位,并直辖一个侦察骑兵哨,总兵力达到六千三百多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