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人与人之间悲欢并不相同-《贞观天子》
第(2/3)页
在房玄龄说完自己对秋收的建议后,杜如晦带有鼓掌,众人反响十分热烈。
房玄龄摸摸胡须,笑呵呵的接受欢迎。
“陛下,臣亦有补充。”陈叔达说。
“陈相请说。”
“是。”
紧跟着,陈叔达开始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听的两位新罗使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金大承面色古怪,这些大唐大臣,明明就很文明,怎么可能当着皇帝的面打起来,金大佑这厮敢骗我?
金大佑也是一脸懵逼,不过,他懵的不是大唐群臣为什么不打起来,而是因为秋收之事。
不就是收粮食嘛,有必要扯东扯西扯了一大堆废话?
他不理解,很不理解。
难道说,唐帝国的臣子们都是这些尽说废话的人?
不对啊,他们那天互殴的时候,说的就很简短干练。
“你不是说唐臣很冲动吗,我为什么没看出来?”金大承不满的小声问他。
金大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眼睛又不瞎,那次大唐群臣互殴的事情他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谁知道今天怎么回事。
其实,金大佑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他的猜测有一部分是正确的。
秋收虽然是大事,但是根本没必要特地拿出来讨论,尤其是贞观八年没什么灾害,在四方升平,水土无碍的情况下。基本上,这种丰收年份,大唐群臣朝议内容都是猜测今年能收多少粮食。
至于其他的,基本都是说漂亮话而已。
这一说,就是一个多时辰,终于定下秋收的计划。
有什么计划呢?
屁也没有,说白了还是按照以往的规矩办事,有什么可商议的。
金大佑和金大承在这一项决议通过之后,立刻提振精神,准备请求皇帝陛下发兵援救新罗。
“陛下!”刑部尚书苏世长出列。
看着那位唐臣抢在自己前面走出来,金大承张张嘴,又默默将伸出去的脚收了回来。
他不敢抢话。
那位唐臣说了什么,金大承完全没听清,他只知道,接下来又是长达半个时辰的辩论,以及群臣的鼓掌声响彻不绝。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到上午大朝结束,金大承和金大佑都没机会奏事,只能看着唐朝君臣说话。
午休在廊下用餐时,金大佑和金大承都没心情说话,也没什么胃口品尝佳肴。
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