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冒险精神-《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第(2/3)页

    尤其是古槐春。

    岳海制作影视剧,往往都是商业主流题材的剧,古槐春跟岳海在挑戏这件事上一直有矛盾,他都知道,如果是这几个剧本,古槐春肯定满意。

    除了徐金波,岳海其他制片人也不会选这样的剧本来做,而如果不是出于打动周云的目的,徐金波也不会拿下这种有风险、商业回报前景不那么明朗的剧本。

    跟周云的合作还是让徐金波改变了一些他原有的观念。虽然徐金波一直认为,如果不是周云主演,不是周云这种真的能扛剧的演员来撑起一部剧,大部分演员其实都还是要吃题材的红利,不可能演什么都吸引观众,但徐金波也慢慢地接受了周云的态度。一部剧很红,但口碑一般,质量一般,这样的戏从长远来看,对一个创作者来说其实不是好事。

    徐金波从前一直觉得,红就是红,不红就是不红,不红才是原罪。现在徐金波尝到了《深海》带给他的好处。

    在岳海,那么多制片人都成功地制作过商业回报很不错、也红极一时的剧,可是,他们从业十年、二十年,仿佛停在了一个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的阶段,大家称呼他们,是资深制片人,是金牌制片人,业内人人都听过名字,但真要说到成就,说到某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又都没有到那个份上。

    《深海》却让他一下弯道超车,甚至出现在了岳海面向股东们介绍的ppt上,他是岳海旗下拥有的制片人代表,除了他,另外两个人都是业内的大拿,是整个影视行业都尊重的大咖。

    那一刻,徐金波才体会到周云的意思。

    制片人也是要看代表作的,而《深海》成为了他制片人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至于这半年来,岳海的老板都亲自请他吃过五次饭,聊后续的项目,聊未来的发展,给他画大饼。

    这一切都凸显了一个迹象。

    岳海更重视他了,而这也体现在了他的工资和奖金上。

    以前,他都是想各种办法去跟岳海谈更高的待遇,现在是岳海主动追着他,给他发奖金。

    徐金波也清楚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是《深海》太成功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岳海唯一能够谈下周云、并把周云请来主演一部岳海出品的剧集的制片人。

    岳海现在需要他跟周云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徐金波并不打算把自己的事业都绑定在周云一个人身上。

    所以,一方面,他继续跟周云合作,找新项目,推进《花城》,另一方面,他也在同时制作其他的项目。

    只不过,他已经改变了自己制作项目的方向。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要求,既要获得商业上的回报,也要得到业内的认可。

    业内的认可是金身,是他在这一行真正的影响力。

    ……

    周云第二天就开始读剧本了。

    宋迟要去公司开会,她就跟着宋迟一块儿去他公司,在他休息室里读剧本。

    工作室给她准备了八个剧本,都是认为很好的剧本。

    各有特点,而且水准都很高。

    周云先读的故事大纲和读本组写的建议,罗列了一下自己最感兴趣的,把最不感兴趣的放到最前面来读。

    读剧本的时间很快。

    但是,剧集的剧本都很长,字数比市面上一般的长篇还要长。

    厚厚一沓。

    周云刚开始读了没有一会儿,吴成宝就敲门进来了。

    “听说你今天也来公司了,来打个招呼。”吴成宝笑容满面,“《杀曲》的拍摄都顺利吧?”

    “很顺利。”周云点头,问:“你们的《香烟》不是马上就要上映了吗?怎么都在公司?”

    “这不是马上有一个宣传会议嘛。”吴成宝说,“后面这几天,老宋要跟着剧组一起跑路演了,这是个文艺片,他是唯一的明星,他不跑路演的话,排片上不去,你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儿?”

    “我就不去了。”周云摇头,“不想折腾,想休息。”

    吴成宝:“好吧,那上海这边的路演,你能到场支持一下吗?”

    “上海没有问题啊。”周云说,“当然可以,你们会举办国内首映礼吗?”

    “不举办了,举办首映礼的成本太大,我们这也不是商业片,宣传上只能希望把经费花在刀刃上。”

    “现在预售了吗?”

    “预售开启了,预售成绩还不错,在文艺片中算很高的,但这也是因为老宋的粉丝给力,支持很大,但电影本身并没有在路人盘扩散开来。”吴成宝说,“还是要尽量地扩大一些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部电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