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带的这几个艺人,如今都在上升期,她也很清楚,接下来这几个人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的话,基本上是达不到周云这样的高度了。 如果五年,十年,他们仍然不温不火,红不了,她还会坚持下去吗? 哪怕她想坚持下去,成千娱乐还会允许她坚持下去吗? 现在这几个艺人的合约还是在成千娱乐的下面的。 周览想到他们几个人未来有可能也会像李辞一样遭遇这一切,她心中就更为焦虑和迫切起来,还是要把工作室给做得更大、更强、更独立。 她没有太大的野心,只希望进可攻,退可守。 就像她跟黄子程承诺的那样,就算以后他一直火不了,她保证有他一口饭吃。 周览想到自己去签黄子程和路中庭的时候,这两个人都完全是素人身份,跟娱乐圈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他们因为信任她,所以把自己的第一份职业生涯交到了她的手上。 在这个最黄金、最青春的年纪,也是他们最有可能性的年纪。 周览不愿意他们有一天重复李辞的命运。 这一次《深海》播出,周览给喻楚安排了非常细致的宣传方案,打定主意要在播出的这段时间,把喻楚的知名度往上提一个量级。 在这个时候,渠道的作用就特别凸显出来。 几乎所有人的大媒体、大杂志、五百万粉丝以上量级的自媒体,周览都主动做了采访合作方案,去跟对方一家一家地聊。 不需要对方任何费用,对方可以蹭《深海》剧播的热度,喻楚可以借他们的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认识她。 只是喻楚怀了孕,很多大热的、需要有剧烈运动的综艺节目都不能上。 但是,周览也没有因此就不让喻楚不录这些节目了。 她精心地挑选了好几个节目,去跟制作人商量录制的细节,让喻楚能够全程安安稳稳地坐着或者站着把节目给录了。 这个时候要高频率地刷脸,但不能刷得让人腻烦。 因此,周览不给喻楚设计人设和标签。 她告诉喻楚:“你本身的性格很好,不娇气,也不矫情,没有犯观众的忌讳,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不要让人觉得聒噪、也不要让人觉得你放不开,大大方方地就好了,当个美丽的花瓶也行。” 周览并不打算让喻楚通过这些综艺节目增加一些特别的记忆点,她就是要让喻楚在这段时间配合剧的播出,保持大曝光。 然后,就是宣传团队的事情了。 让周览有点失望的是,喻楚本身在剧中的角色目前还没有特别引起观众共鸣的爆点。 否则的话,借助角色的热度来加持喻楚的知名度和观众好感度,事半功倍。 这种情况该怎么形容呢? 举个例子,角色A,非常受观众的喜欢,能够让观众们在社交平台上主动提及,甚至其中的某几个片段踩中大众的情绪点,可以转化成引起大众共鸣的某个梗。角色B,性格鲜明,一半观众非常讨厌这个角色,觉得这个角色疯疯癫癫、性格有明显瑕疵,另一半观众非常喜欢这个角色,认为这个角色做自己、让观众代入感极强。角色C,人物整体很好,大家在看剧的时候都不会觉得反感,在很多时候也会觉得这个角色挺好的,但是看完之后,如果不被问及,一般不会主动想到这个角色,也就是说这个觉得没有留下什么特别强烈的情绪点。 喻楚在《深海》中的角色目前有点像是角色C,大家普遍评价喻楚在里面演得挺不错,也很有好感,但是无论是讨论度还是死忠粉,都远远不及何文韵在这部剧前三集中仅出场不到二十分钟的角色B,有人骂,也有人爱,爱的人特别爱,反馈到何文韵身上,这个角色给何文韵转化了很多的粉丝。 周览虽然失望,可后面还有这么多集呢,喻楚在整部剧中演得都很不错,后面能不能得到观众的心,这还是未知数。 她继续稳扎稳打地贯彻之前给喻楚设计的宣传方案。 跟何勇在公司见完面,她又去机场。 她约了人明天在BJ谈一个电影,她想让汪镜演。 但是这部电影的竞争对手有很多,周览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能不能谈成。 …… 求月票、推荐票,谢谢大家的打赏。 /71/71153/29129512.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