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剿灭三杀堂(三)-《驿唐》


    第(2/3)页

    范旅率听了却摇头道:“那倒不一定。那些差役们都有私下里捞钱的门路,其实并不指望薪俸过日子。而杨都督治军极严,我们这些兄弟们没任何捞钱的门路,所以得指望薪俸过日子,自然日子过的紧巴了。”

    李潜心思一动,装作漫不经心地道:“那些差役们捞的厉害吗?”

    范旅率似乎有所警觉,摇头道:“这些都是风闻,具体如何卑职就不清楚了。”

    李潜没再追问下去。他知道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贪污**,只是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与前隋甚至两晋相比,现在的吏治算是比较清明的了。但朝廷能直接管到的官员毕竟只是少数,而且这些官员中的绝大多数还散布在天南海北,朝廷几年都未必能监察他们一次。他们自然就有许多贪腐的机会。更何况,朝廷管理不到的还有比官员的数量多好几倍的吏、役,这些人直接接触百姓,贪腐的机会更多。正因为有这个阶层的存在,才使得贪腐难以根除。可目前来看,这个阶层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管理起来。

    李潜暗叹一声,收回思绪与范旅率闲聊了两句便带着大队人马快马加鞭赶往冀州信都。

    信都城,文宣坊有一座青砖灰瓦,柏木为门,门上挂着个楠木匾额,上面写着“赵宅”字样的宅子。从外表上看这座宅子根本不起眼,与周外的宅子没什么两样。信都城的人都知道这座宅子里住的是赫赫有名的赵大善人。赵大善人姓照名天德,今年五十余岁,从二十年多前就在这里住。这些年,每年赵天德都拿出大笔银钱用来干些体恤鳏寡孤独,修路搭桥的善事。遇到灾馑之年,他更是争着抢着设粥棚赈济百姓。信都百姓感念其恩,所以人人都称他一声大善人,三教九流、黎民百姓提起他无不竖大拇指。

    今日赵大善人家的门却紧闭这,院子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皆是身穿青衣,目露凶光,神情剽悍的壮年凶汉。信都人口中所称的大善人赵天德此刻正在书房与另外两个穿着万字绸衫,头戴方帽,看上去象是富商的中年人密谈。

    这两人在信都城也是大大有名。一个是油坊的何掌柜,另外一个是做牛马生意的牛掌柜。这两人一向以赵大善人马首是瞻,赵大善人行善时他们也不甘落后,加上三人一向和睦如一家,所以信都人称他们为何善人,牛善人。

    然而此刻三位善人谈论的话题却与善没有丝毫关系。赵天德大善人面色沉重地道:“刚刚接到消息,这次洛阳的那笔生意失手了。”

    “啊!”何掌柜听了腾一下蹦起来,“那我儿子怎样了?”

    赵天德摇摇头,“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

    何掌柜狐疑地问着赵天德,“那你怎么知道失手了?”

    赵天德冷声道:“老二,我知道你挂念三侄儿的安慰,可你再爱子心切也不该怀疑我。难道你认为我说谎不成?”

    何掌柜神色一凛,拱手道:“大哥见谅。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只是我不明白,若是咱们的人传回的消息,既然知道失手了,为何会没有那些人的下落?”

    赵天德摆摆手道:“不是咱们的人传来的消息。是主家那边传来来的。据他们说咱们的人一个都没出来。”

    “怎么可能!”这次惊讶的不是何掌柜而是牛掌柜,“每次行动不都留两个观望的吗?若是行动失败,那些人没出来倒是说的过去,可观望的两人怎么也没出来?难道他们中出了叛徒?”

    一句话引的三人各自心生猜忌。叛徒吗?很有可能。毕竟是人心隔肚皮,谁敢打包票说那些人里不会出叛徒?可问题是那些人分属于他们三个,若是出了叛徒,就得弄清楚究竟是谁的手下出了叛徒。

    三人各自揣度了一番,都轻轻摇头。派出去的人都是身边最可靠的人,若是想背叛早就背叛了,还能等到现在?不过这话他们谁也没说出口,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说出来,肯定会引发一场口水战,甚至闹得不欢而散。

    沉默了片刻,赵天德道:“今天叫你们两人来,除了告诉你们这事,还想告诉你们暂时把生意停下,看看风声。”

    何掌柜不解地道:“大兄,这是为何?这生意岂是说停下来就能停下来的?那些以前已经应下的生意怎么办?若是停下来,咱们得双倍赔偿,这得吃多大的亏啊。”

    牛掌柜也点点头,“大兄,这笔生意亏了咱们的损失惨重,若是再把生意停下来,咱们还能过日子吗?”

    赵天德冷哼一声,原本面团似的富态面孔突然变得冷恶,他双目透出两道寒光,望着何掌柜和牛掌柜冷声道:“钱重要还是根基重要?钱没了还可能再挣,只要不伤筋动骨,日后有的是挣钱的机会。这基业可是咱们费了近二十多年的心血才打下的,若是基业毁了,咱们还有二十年时间重新再打基业吗?老二,你这些年为了收集情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老三,现在你手底下还有上百个资质不错的孩子吧?这些才是咱们的根基,而不是那些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