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一)-《驿唐》
第(2/3)页
李五郎笑呵呵的揽着李潜的肩膀道:“什么指点不指点的,有什么不懂的问就是。咱们日后还要并肩作战,莫要这么生分,我虚长你几岁,你叫我老哥就好了。”
李潜点点头,道:“那卑职就斗胆叫您一声老哥了。”
李五郎道:“这就对了。老弟,老哥给你介绍。”李五郎招手叫过数人,一一介绍道:“杜勇,亲兵营的旅率。你们应该认识。夏侯运,旅率。周密,旅率。他们两人属于何将军麾下。薛鼎,旅率。韩千城,旅率。还有一位田宽田旅率刚才负了伤,不能参加追击了。他们三位属于李某麾下。诸位,李旅率将与我们一同追击敌寇。你们要多亲近亲近。”
李潜连忙与众人一一见礼。众人适才闲谈时已经听说了李潜的事迹,自然知道若非他和牛弼,这一战胜负难料,众人心里对他们极有好感,因此对他的态度极为热情。众人聊了一会很快就关系熟络起来。通过聊天,李潜得知,这次参加追击战的共有八百多骑兵。除了何七和李五郎的麾下,另有杜勇率领的亲兵营一旅。由于李潜刚刚被柴绍任命为旅率,只有官职还没分派给他士卒,现在还是个光杆司令。所以,他无须操心麾下的士卒。而另外几人就不同了,聊了一会,便纷纷告辞去查看士卒的准备情况。李潜也借机去取战马和长枪。
回到他所在的火里,曹元炳等人又带着万分羡慕的恭贺一番。李潜少不得再客套一番,然后相约等回了岐州便择日宴请众人。牛弼正好回来,听到李潜要去追击敌寇,牛弼也动心了,想去求柴绍,却被李潜拦住。
李潜将牛弼拉到一旁,安慰牛弼道:“柴国公如此安排乃是对你的厚爱。你切莫辜负了国公的期望,要勤练骑战。日后机会多的是,何必急在一时?我这次去,只打算见识一番,并未想过能再立军功。何况,骑战凶险,咱们兄弟最好能分开,不要一同涉险。”
牛弼听了点点头。他知道李潜的想法。虽然他与李潜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若两人出了意外,两家人可怎么办?三位老人谁来奉养?
安抚了牛弼,李潜取了战马长枪,补充了箭矢,便回到骑兵所在的地方。众人吃过饭,准备好干粮,这时天色已到申时。马三奎一声令下,众人立刻动身。
大军一路急速前行。途中遇到吐谷浑小股溃兵,皆斩杀之。一日一夜之间,接连十数战,斩敌过百。自出发起,马三宝一直让李潜跟在身边。对于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李潜自然不会放过,用心记下马三宝的每一个指挥命令。对骑战的分割、包围、冲锋、驱散、追击等等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这一日一夜的观察学习,李潜发现,骑战与步战果然有极大的不同。简单来说,单是一个方向问题,就有天壤之别。步战时,士卒转身容易,只要号令得当,无论前后左右都能随时转向。但在骑战中,两支交战时队伍调转方向的时机若是不对,绝对是致命的失误。
骑兵之所以有强大的攻击力,大半来自于战马,更确切的说来自于马的速度。一旦战马跑起来,想要将队伍调转过来很难,必须由前面的骑兵带着走弧线,否则只能自乱阵脚。所以,两支骑兵进行大战,需要非常开阔的场地才行。另外一个方向问题是两支敌对的骑兵一旦方向相同,前面那支骑兵将难逃惨败的厄运。这也是骑兵为什么在追击战中斩获最多的原因。
总的来说,步战时士卒要稳如磐石,骑战则要求战士动如流水。只有动起来的骑兵才能发挥最大的攻击力。没了速度的骑兵与羔羊无异,只能任人宰割。
第二日(即七月初一),大军斩获便少了许多。李潜诧异,向马三宝请教。马三宝告诉他这是因为吐谷浑大军兵败溃逃时大部分已逃出大唐境内,只有少部分因迷失道路或失去战马无法逃出国境才被追杀。
晚上,大军在洮州靠近吐谷浑的边界区域扎营。
啃干粮喝凉水,大军草草吃过晚饭,马三宝便召集旅率以上军官议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