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善后-《永历四年》


    第(2/3)页

    “一百多万两?”

    “回禀大王,每年皆有不同,永历八年之后便有所下降,不过百来万却还是有的。”

    一年就是这个数字,耿继茂从永历四年攻陷广州,到永历六年被迫提前移镇福建,在福建更是呆了足足四年之久也才百万两白银的家私。相较之下,尚可喜在广东可谓是身在天堂一般。更可怕的是,这个数字还只是平南王府仅限于本地的收入,另外还有满清每年输送的钱粮,到永历八年陈文大败洪承畴之前始终都有。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

    昨天到平南王府视察对王府财产的清算工作,陈文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金银字画以及那些根本没有价值标准的奢侈品,不由得念出了这句诗词。

    “怪不得一省之地不堪二藩呢,尚耿二贼还不如大明的那些藩王呢。藩王们有人看着,多少还是要收敛些,山西、河南、湖广、山西等地哪一省不是一堆藩王就藩,尤其是湖广和河南,高达九个亲王就藩当地,也没见玩得有尚耿二藩那么凶的。”

    这话,在场的文武官员谁也不敢去接。陈文对明廷的藩王如此不说,现在他自己也是亲王的身份,尤其是此间陈文刚刚抗旨的情况下,就更没人敢在这个时候乱说话了。

    别人不敢说,不代表金光不敢。他是有功降人,家族里在江浙明军是有关系的,更重要的在于他并非是明廷提拔起来的文臣,如今转投到陈文幕中,自也是与旁人大有不同的。

    “如今华夏将亡于鞑虏,若非大王力挽狂澜,学生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再换上这汉家衣冠了。”

    表明了站在陈文立场的态度,金光继而说道:“学生早年曾游历各地,见过各处太多的不公。官府盘剥、士绅欺压、王府更是横行无忌,朝中的阁臣、宦官乃至锦衣卫大肆插手厚利行当,欺行霸市,出了闯贼、献逆也是应有之义。”

    王朝末年,并非没有人看到这些,甚至王朝中期便有有识之士看到隐忧的存在而力图通过改良的方式来排除隐忧,但结果往往不是触及到了既得利益集团而事败,以致身死族灭,就是改良造成了更大更多的问题反而加了王朝的毁灭,即便是在当时真的成功了,也常常会生人亡政息的事情。

    自古变法者,失败者不胜枚举,出现了成效却人亡政息的也不少,王安石、张居正就是例子,而那些加王朝毁灭的,别的不提,李自成是怎么跳出来的就是个很简单的例子。算来算去,大抵也就秦国变法是真的成功了,并且造就了那个可怕的暴秦,但是商鞅却也没有落到一个好下场,所以任何改良都是高度危险性的。

    “学生在广东听闻大王在江浙整顿王府、卫所和各级官府,称得上卓有成效。军功授田、司法与行政分离,王府和卫所产业重新整合,江浙王师之强大绝非只是在攻城、野战之上。”

    金光的赞许,在场众人多是面有得色,江浙明军与旧式明军已经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江浙地区的行政组织也与其他地区不同,但是在新政之下,却焕出了更为生机勃勃的力量,这也正是江浙明军强大的基础所在。

    但是,其中的一些人,包括陈文在内却都陷入到了深思之中。改良触及既得利益集团,陈文这些年得罪的王府、卫所和士绅简直无以计数。相应的,卫队不断的扩编和监察司的成立就是最明白无误的表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