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天崩(三)-《永历四年》
第(2/3)页
喝了一声来人,门外的亲兵便推门走了进来,作势要去押解王升退下。岂料这厮站起来后,却死命的挣扎了起来,大声向陈文说道:“是洪经略的,天大的机密,小人绝无虚言!”
“洪承畴?”拿起了茶盏,轻轻吹了吹,陈文继而笑道:“不会是那老匹夫把他当年跟鞑子皇太后睡觉的事情告诉你了吧,那你可真是红人了。”
洪承畴的这个段子,在浙江明军中早就是耳熟能详的笑谈,江浙地区的很多士绅百姓从不同的渠道得知了这些,甚至就连旗人的下层中也广为传播。可惜顺治没有出来辟谣,否则估计能通过那些耶稣会的修士的嘴巴传到欧洲去。
届时,后世的欧洲人一提“我大清”,肯定能借着这段“皇太后为了招降官员就陪人睡觉”的段子而立刻想起来。比如“你知道清朝吗”,“你说的是那个皇太后陪投降官员睡觉的那个”,那可真是“扬国威于域外”了。
这事情,王升当初也听过只言片语,乃是陈文在大兰山下讲古时的事情。可是此时此刻,他要做提及的,却绝非是这等荒诞的腌臜事,反倒是确实是一件事关重大,至少在他看来是如此的事情。
“不是这个,是洪经略在出兵玉山县之前作出来以防万一的计谋!”此言一出,那两个亲兵的动作也稍缓了下来,等待着陈文的后命,眼见于此,王升连忙说道:“洪经略说未虑胜先虑败,所以在出兵前做了补救的计划。只要国公给小人一个答案……”
“够了!”一把将茶盏子拍在桌上,余茶飞溅。“你要的答案,我就是不想让你知道,我就是要让你带着遗憾去死,否则王经略、冯侍郎以及四明山的那几万忠魂就更没处说理去了!”
甩了甩手上的茶水,陈文满脸厌腻的对王升说道:“洪承畴想玩死诸葛吓退活仲达,那就让他来吧,他活着时尚且不是老子的对手,死了反倒还能成精了?”
随手一挥,两个亲兵便将王升拖了下去,其中的一个顺带着将这厮的下巴给卸了下去。一是陈文摆明了懒得听他废话,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防止其咬舌自尽的打算。
王升被押了下去,不过这并不代表陈文会无视那些潜在的威胁。事实上,从当初谋划着解除江西方向军事威胁的时候,陈文就已经意识到了可能会出现现在的状况。而现在,当预料得以应验,就有更多的势力会触及到。就好像是打死了守门的狱卒,出去之后,自然要面对更多的衙役,这些家伙就在门外,有的是在等他,有的则是在等别的什么人。
回到行辕的书房,陈文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地图上面。军事威胁由近及远,先却还是来自于临近的湖广,因为满清在西南的统治中心长沙幕府的驻地就在袁州府以西。
范文程,这位老牌资深汉奸的赫赫威名陈文是如雷贯耳。没办法,后世的辫子戏只要是讲清初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这前三代的,哪怕就是个包着清宫皮的言情剧,也少不了这位“孔明在世”。
透过历史,陈文看到的是范文程参与了清初制度的建立,而真正为“我大清”扫平群雄的却是洪承畴。这位范先生的智商如何他没有测过,也没人测过,但是一条没有行政经验,就够他受的了。
根据袁州府降顺的赵进美等人汇报,范文程上任以来,主要就是两件事,其一是重新组编地方军队和经略标营,其二便是出兵围剿那些抗清义军。虽说这事情历史上的洪承畴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范文程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湖广的地方士绅。
历史上洪承畴出任西南经略,拉拢当地士绅可谓是不遗余力,招降纳叛的手段使得是要有多溜就有多溜,结果到后来,湖广的抗清势力越来越少,洪承畴在加征洪饷的情况下还能稳定住了地方局势,挡住了西南明军的反攻。范文程现在只杀不抚,手段上差得太多了,在能力上显然是比不过“开清第一功”的洪经略。
可是即便如此,范文程手里还有三个镇的西南经标,一支由一个叫做陈泰的固山额真率领的八旗军和湖广当地的绿营,实力不容小觑。所以,在指示吴登科尽快收复袁州府以为屏蔽时,他就下达过尽快加固城防的命令,而吴登科收复了袁州府城后,也是这么做的。
湖广的清军主力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而现在,除了西面还有一个方向需要注意,那就是南面。至于浙江以北、江西以东的江南,现在要兵没兵,就连粮饷也被洪承畴扒了一空,反倒是暂且无需关注。
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思虑也随之而起。据陈文观察,江西一省,清军的布防有三个重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