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话: 兄弟重逢-《三藏法师》


    第(2/3)页

    玄奘没有想到,他的二哥竟会落得如此境界,在二哥的心中,竟是如此的埋怨他。

    「世间的名利,都像是云烟,一转眼就消逝。二哥你如今依然安在,更应该放开胸怀,接纳世界,生活才能更快乐。」

    「如何快乐?在我心中日日夜夜的埋怨你,埋怨你当初为什么离开我?埋怨你为什么不带我一起去天竺?更埋怨你为什么将大乘佛教带回中土?如今你出名了,我却默默无寂。如今我来,并不是想见你,而是要向你挑战,证明小乘佛法确实是胜过大乘佛法。」

    「什么?你要跟我挑战?」

    「没错,你我一战,关系胜负,如果我输,我就自杀谢罪小乘佛教。」

    「什么?你要自杀谢罪?」

    捷同与玄奘一战,立刻传遍佛教界,许多人笑捷同不自量力,竟然要跟玄奘挑战?玄奘现已成法相宗之大师,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捷同只不过是个野和尚,又如何能跟玄奘相比?但这场好戏的地方就是,捷同是玄奘的亲哥哥,他并向众人道出,若输就自杀谢罪,兄弟阋墙,究竟是谁胜谁负?玄奘真的能忍心看着他的亲哥哥死吗?

    七月十五,玄奘与捷同纷纷来到玉华寺,不仅是佛教界的知名人物纷纷来到,这事也惊动了高宗皇帝,高宗也率领嫔妃、群臣来到了玉华寺,要看看玄奘如何度过此次难关?玉华寺里挤满了人山人海,大家都想听玄奘说法。

    捷同这一天特意打扮一番,这是他扬眉吐气的时刻,一扫过去的阴霾,在众人面前证明他的佛学高深。玄奘的处境相反,他要在如何不伤害捷同的情形之下,说服捷同,也要在这次的法会之中,宏扬佛法,让众人了解真正生命的意义。

    第一天法会,由捷同对大家说法,捷同坐在高台之上,春风得意的样子,为大家解说涅盘经的精神。

    「『何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帜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修行者要堵断生死源头的根本,在不欠卵胎生各种动物生命的情况下,将生命的债还完后,生死轮回的原动力自然就会枯竭。

    「假如带着杀孽业障修福、修善、修禅定,纵然得到禅定福分、世间智慧、聪辩善言,但以禅智帮助杀生,必定*神鬼之道,随其之神智、杀业、福德之多寡而为天行夜叉、川岳魉鬼,称天称帝的魔魍。

    「或是成为山林、城隍、鬼帅的飞行夜叉:或为吃人精气的地行罗剎,及大海边罗剎鬼国之民。

    「以上是指着是带杀生修禅之有福德者,如无福德者,直堕阿罗地狱、饿鬼、畜生道,受苦无穷无尽,逃出无可期望,那里能成就道业呢?

    「佛陀灭度之后,未有法规之间,许多鬼神炽盛猖狂于世间,自言食肉可得菩提路的凶险时代。佛陀灭度后的未有法规时期,是这些不断肉食的鬼神投生于人间,充满人间险恶的时刻……」

    在第一天中,捷同讲了许多佛法,众人没有想到,捷同虽然落魄,但他也是一位得道高僧,当朝皇帝高宗赞许:「不愧是玄奘法师的兄弟,今天听捷同法师一席话,领悟了许多事,捷同法师的佛学高人一等。」

    到了第二天,换玄奘法师说法,玄奘法师沉默了一个时辰,一句话都不说,众人感到奇怪,玄奘法师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大家等得不耐烦,有人想离席而去。玄奘拿出一本佛经,是他最近刚完成的,全名叫做《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既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的用词深奥,很多人都不明白心经里的意思,玄奘一一的解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