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飞船和空间站-《迷失在星空》


    第(2/3)页

    偷懒的毛病不知道是李庄开的头还是同类太多,威州的历史不长,公司员工的来源复杂,想取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名字比较困难,所以干脆用字母和数字替代,这是asa上下都能接受的名字。

    emea由动力舱、指令舱、救援舱、登月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重约150吨,可以搭载六名宇航员。即使降落到月球表面的登月舱出了问题,救援舱也有足够的能力将他们接回来。宇航员中心迄今为止只培养出二十位宇航员,人命宝贵。这些人都在lta空间站呆过,有丰富的经验,还在培训的五十名菜鸟跟他们不能比。

    emea前后共发射了五艘,全面测试了无人指令舱与动力舱、无人登月舱与救援舱、载人近地轨道指令动力舱组合飞行、载人近地轨道指令及动力舱和登月舱飞行、全系统绕地球进行椭圆轨道飞行、全系统月球轨道飞行、附加段加载动力模块飞行等科目。

    emea飞船模块采用了地球轨道集合方案,由火箭发射升空然后在地球轨道组装成完整的飞船。这是阿波罗计划想做但当时没有能力做到的,科技的进步让它成为现实。飞船可以做得很大,五种模块都带有动力系统,余量充足,即使再发生阿波罗十三号那样的事故也不会让宇航员出现危险。当初数万家企业、两百多所大学、八十多家研究所、四十万余人参与的壮观场面很难再看到,技术一直在进步。

    asa设计的登月舱跟nasa去年使用的设计方案类似,都是三十吨级的飞船,使用多次点火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被禁用后,大国都投入了巨资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现在均能满足需求。登月舱上升级将不再撞击月球,而是和救援舱一起成为月球空间站的组成部分,充分考虑到经济性。下降级打算改装成发射平台或施工机器人,用于月球基地的建设。每艘emea无人飞船搭载有三台探险机器人,正在四处勘探合适的基地建设位置。

    月球南极、云海、静海和湿海都在勘探的范围之内,南极是首选,nasa十年前勘探过,但没有发布任何有价值的资料。太阳能丰沛程度、矿产资源和地质条件是优先考虑的三个因素,从月球上能否获取足够的水还是个未知数,asa月球基地项目组正在设计一套水循环系统,以最大限度减少宇航员生活及基地工厂对水的依赖。

    绕月飞行的“巴瑟斯特”级月球探测器装备了中子分光仪和分辨率达到一米的立体相机及伽马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等十六种仪器用于探测水资源、地貌、矿产资源、月面温度和空间环境等,正在绘制详细的月球地图,变轨所需的燃料则从月球空间站里获取。

    emea项目中的五艘飞船互相对接形成lta空间站的雏形,一举两得。在两年内陆续发射升空的核心舱、推进舱、资源仓、多功能物流仓、实验舱、生活舱和种类繁多的辅助设备共同组成了lta空间站。

    当初耗费一千多亿美元巨资构建的国际空间站已经远远超过它的设计寿命,即使rsa、nasa和jaxa竭力维持,仍于六年前悲哀地坠入烟波浩瀚的南太平洋。后来的国际贸易僵局中nasa和jaxa虽然经费不足,但还是独立建设了空间站。nasa以太空组装厂为基础,jaxa使用与cnsa同类的方案,水平相当。rsa问题不大,俄罗斯考虑到长远发展,咬紧牙关建设了一座规模略小于“和平号”的空间站。esa类似,去年建成运行。

    相比这些规模不小的空间站,lta在接纳aeb和cnsa的节点舱、生活舱和实验舱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空间建筑,重约1200吨。cnsa本有空间站,前年达到设计寿命后停止了使用,新空间站还在设计中。asa里双国籍的员工不少,cnsa没把自己当外人,径直找到周奇森说要挂靠。李庄考虑到空间站的姿态稳定系统可以调整,便没有反对。那边动作神速,一年之内就进行了四次发射,预定计划顺利完成,逃逸飞船用自己的神舟系列,而aeb只能使用vss,因为他们没有成熟的飞船。

    周奇森去年访问京城时跟cnsa的局长谈过,那边似乎没有后续计划,正一门心思设计飞船和研发高级动力系统。周奇森跟李庄说起这事,怀疑他们只是嘴上说说,没打算建独立空间站;李庄则认为cnsa看中了lta的生活设施,因为csa也眼馋,正在与asa谈判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