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神秘的月球(二)-《迷失在星空》


    第(3/3)页

    其他的档案能看的不多,都是专业人士写的,包括国宝写的研发记录和周奇森在威森科技调整过程中给管理层联席会议提交的报告,但李庄没看过,他现在整天盯着已经很庞大的人工智能研究院。

    “要不看看周奇森写的东西?这次调整眼花缭乱,我都不知道他们在琢磨什么。”计算机专家挠挠脑袋,很佩服这家伙超级的管理能力。

    (这章有不少文字来源于网络,老狼要谢谢原始版本的作者,希望他们不要介意解释方面的抄袭。

    关于阿波罗计划的小段评估:

    阿波罗计划前后耗资245亿美元,这个数字从今天看并不大,但按购买力算可以算出它的含金量。大众甲壳虫汽车的结构从六十年代到现在变化不大,1960~1970年,它在美国的平均售价不到八百美元,当时相对简陋,但即使加上必要的配置,也不会超出太多,而现在是以一万八千美元起,这说明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至少二十倍。冷战时期大家都拼命做事,而现在花旗国的懒人大把,gdp无法反应出特殊时期创造的价值,比如战争期间。

    阿波罗计划按照今天的购买力,包括参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政治性努力加成,总耗资折成2010年标准,估计在6000~7000亿美元之间,而nasa2011年的经费约190亿美元。相比之下,这个计划完全称得上烧钱,它的成果除了政治得分,一些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对相关行业的促进,就是送一些宇航员到月球去旅游。

    即使以今天的技术水准,建立带大型提炼工厂的永久月球基地,nasa用点点钱完成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最多是个小基地。这些都是初略估计,有人用发电量来推算说这些钱只值2894亿人民币,老狼觉得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阿波罗的主控电脑连我们pc的性能都比不上,但我们的火箭发动机再过二十年都未必能赶上f1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氢氧发动机技术还是老毛子六七十年代发展的,当时两超级大国都疯了,冷战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个冷笑话,但确实把人的潜能都逼出来了。

    科技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能简单类比,有些领域进步并不大。人类未使用电脑前即已造出原子弹、二十世纪初期已经有强国的大型舰队在海洋上进行战斗,时至今日各主要国家科技能力都远胜当年,却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能力造出当年美日等级的海上舰队以及核武器。

    书友们看看即可,无需较真,老狼也是随便算算,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请一笑而过。)

    ;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