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医学研究院-《迷失在星空》
第(2/3)页
李庄一家的身体都很好,他没有颈椎病,但人工智能研究院里有这毛病的不少,长期伏案工作严重影响了研究员们的身体健康。他的弟子田中次郎年纪轻轻脖子就有点问题,没少往医学研究院跑。
可能是出于年轻时的心理阴影,李庄对医学方面的投入向来不遗余力,竭力保证公司员工及家属的健康,在威州上下进行了大量宣传,包括心理健康方面在内。丽莎叫李庄也去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看看,他哭笑不得,心想哥好歹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你不用这样寒碜我。
在科学家彻底揭开人体运行奥秘之前,社会学家们对犯罪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将会越来越艰难,除了常见的行为模式,谁都不知道哪些细节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很多人发狂之前,往往表现得很正常。
人工智能研究院集体出行比较少,不过这次是李庄带队,一堆病人过去给医学研究院捧场。院长霍夫曼博士的学生杰森是新治疗方案的发明人,今天是他主讲,众多媒体在广场候着。
“两位博士好!”李庄跟霍夫曼和韩淑梅打过招呼,带队坐在会场一角。杰森的口才不错,枯燥的医学解释被他转换后让众人都能听懂。
“老板,您说杰森怎么知道人的脑袋有多重?还振振有词,我看他是瞎说。”阿瑟不以为然。
“笨呗,他们研究死人脑袋又不是一次两次了。”陈小军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
“死人跟活人差别很大,不要欺负我没文化,我本科毕业。”阿瑟不甘示弱,顺便讽刺低学历者。他很佩服陈小军在军事方面的修养,但对陈小军的不学无术不感冒。
李猛接过话题,“我看把你脑袋砍下来称一下,应该可以得出精确的数据。”旁边都一乐,很多人想知道自己的脑袋有多重,并为此引发了多个故事,从古至今一直是让人很感兴趣的话题,但精确的重量确实很少见诸报端,基本上都是估计。
“脑袋的体积容易计算,但重量很麻烦,各部分的密度都不一样,死人跟活人不同,阿瑟没说错。”金国正在旁边帮腔,他也是颈椎病患者,还比较严重。
“让专业人士来解释,韩博士,科普一下。”李庄呼叫高手。
刚五十的韩淑梅保养得很好,她对临床医学和药学都有研究,这些年除了管理就是研究保健品。医学研究院和基因工程研究院、生物科技研究院在保健品和化妆品方面的收入分配是让高层很头疼的话题,韩淑梅因此和国宝不是很对付,这块是医疗健康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
隔行如隔山,韩淑梅很有自信,难得在这些自命不凡的家伙面前显摆,她嫣然一笑,不过没有万种风情,娓娓道来。
“脑袋的结构非常复杂,如金国正说的,各部分的密度都不同,所以想称出确切的重量,没有捷径可以走,只能老老实实的一步步来。先建立标准模型,然后再用ct和核磁共振扫描,确定不同体液和细胞结构的体积,头骨和颈椎的体积和密度也可以查出。”
她说了大量的数据,一样样地分析,最后总结,“人情绪平稳时,血液流量正常,我们测量的精度非常高,可以精确到五十克之内;人体的运行工况不同时,重量都有差别,所以不要期望能有一个固定数值。”
众ai高手频频点头,相反提出问题的阿瑟一脸的茫然,心想难怪我只能当保镖。陈小军来公司十几年,见怪不怪,他没有什么追求,不想搞懂。李猛则像没听到一样,他文化水平不高,挤兑阿瑟纯属凑热闹,连语言关都是靠着翻译机才好不容易渡过的。
发布会跟以前一样,很热闹,考虑到记者们的知识层面,杰森率领的项目组编制的科普资料很详细,这也降低了人工智能研究院一帮人理解的难度。
“韩博士,杰森吹牛没?”金国正拿着宣传资料有些不敢相信,他还是内部人士,但这些年医学研究院的人受外界的影响很大,有些宣传已经超出李庄的规矩,经常整顿。
“还可以吧,你的病很对症,他们研发的这套方案比市面上最先进的技术都要好。”韩淑梅不好忽悠他。
金国正大喜过望,旁边的研究员纷纷拿出自己的病例给韩淑梅看,让她确定能否对症。人体的机械损伤治疗难度比较高,没有万灵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相比之下,医学研究院在内分泌系统和医药方面的研究水平让同行都很佩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