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首次发射-《迷失在星空》
第(2/3)页
鉴于实际情况,堪培拉和珀斯很爽快地答应了将拉格兰奇划入双威市的管辖范围,名称没有改变,还是叫拉格兰奇镇。这个名字虽然到处都是,但公司管理层懒得再取名字,不然相关的法律文件又要改来改去。
北方考虑到安全和环保,不能和布鲁姆镇及其他景区靠得太近,虽然公司员工经常跑到景区游玩。
说多了闲话,还是回归正题。能自行设计火箭并发射卫星升空的国家并不多,注册在澳洲的联合技术公司,还是让关注花旗国试验的各国调整了注意力。虽然他们知道以公司的实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需要太久,但没想到比他们的估计至少提前了半年。
花旗国在澳洲的雷达站现在已经被堪培拉给拆掉,这次花旗国海军在nasa被围观的同时不忘派测量船出去看个究竟。
至于其他的势力,则在公司改装好的p级测量船出发后就已有预感。他们在戒备严密的新威航天中心和双威市内部虽无法打听到确切消息,但只要公司有外出的异动,足以顺利推导出事情的始末。每个人都得用自己嘴巴吃饭,不会别出心裁地选择其他器官。
准备工作已经持续一个月,任何新火箭的首次发射都让人忐忑不安,宇航科技研究院管理层加起来经历过上百次发射,但还是没有把握。
“不要有心理负担,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我会全力支持你的,”李庄安慰安德列夫。
边上的研究员们都无语以对,还是代院长接过话头,“丹尼尔,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次失败,财力人力物力的损失是一方面,分析原因需要很长时间,以后我们的信心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足。”
“哦,这样啊,”李庄随即想到研制维姬级的过程,那个时候他简直是在地狱中,压力非常大。如果那次失败,估计后面的研究就没有这么顺利,肯定会有心理阴影。航天属于超级复杂的工程,比千万级智脑的研究考虑的东西还要多。
“我觉得这次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边上的测控中心主任尤里.别列科夫说,“我们的零部件装配测试和总装测试都非常顺利,以前没有这么好的助手,我们发射的成功率仍然极高。现在的检测项目更齐全,自动化程度更高,人出现的失误智能机会帮我们弥补过来。”
“是的,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花旗国都不会像我们这样耗费巨资专门设立工业园区来制造零部件,运输过程中的失误可以排除,火箭的主控智能机可以随机进行调整,反应速度远比以前快,”副院长马苏.汉米尔顿道。
“哈哈,看你们一个比一个有把握,我相信这次肯定没问题,”周奇森笑道,“总有成功的时候,一次成功更好。”
管理层第二次到新威航天中心时,是陪着总理和州长一帮人过来的。澳洲几大媒体的记者都跟了过来,发射中心附近顿时热闹起来。航天器升空的时间非常讲究,这次发射定在凌晨一点,微风无云,是一天中最适合发射的时机,大沙沙漠很难有这么好的天气。
众人坐在视野开阔的观礼台上,看着发射区、技术区、指挥控制中心、航天测控站、应急救生站、勤务保障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忙来忙去。这里跟其他的航天中心一样,安保严密,拍摄内容受到严格限制。
李庄陪着总理大人说话,这一任的总理年富力强,说话风趣幽默,让现场气氛并不沉闷。刚开始还没什么,突然他低声问了一句,“可以开发洲际导弹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