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炼金炉(二)-《迷失在星空》


    第(2/3)页

    产氚堆效率最高的是重水反应堆,又是个烫手的玩意,规模着实不小的联合研究小组又有化学化工研究院和新材料研究院的得力干将加入。对于这件事,人事部的想法是又要开始挖人了,公司高层则苦恼哪里能修建重水反应堆和建立重水提取工厂。泽维尔还有研究快中子通量产氚堆的计划,这个又要报批。

    大家都觉得这样下去,想不造核弹都难,什么都准备好了,只需用电脑模拟试爆,高级加工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可以很短时间就造好一枚核弹。至于核武器实验区,暂时没办法解决,跟堪培拉报告和不报告是两难选择。

    核弹是个很敏感的东西,作为一家研究机构,有了这种东西,福少祸多。纳米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进展,加速了其他领域的研究,是祸是福,没人能清楚。

    占地41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沙漠,资源非常丰富,但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外加西澳寒流的影响,雨量很少。

    李庄当初选择在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和适合建立宇航基地的纬度等条件是主要因素。自然条件不好,买地的价格就不高;资源丰富和日照强烈,正好可以满足工业区的需求。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在沙漠中采矿变得相对简单,唯一的问题就是运输,铁路和公路的修建还在规划中。

    金矿的伴生矿汞、砷、铅、锌都是公司所需要的,矿产矿物研究院自成立后就一直在有计划地勘探沙漠中的资源。大沙沙漠中已有大量金矿被发现,连一些没有多少开采价值的小矿,都申请了开采许可。

    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深层施工机器人,有不少的兄弟,采矿机器人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主要替代矿工,远比人类强大。这种机器人在沙漠中挖到的黄金价值,已经超过制造和使用他们的成本,算是良性循环。

    被称为“炼金炉”的综合研究计划相关设施,用途非常多,人造黄金只是个副产品,至少李庄是这么想的。

    巨型超级电容电池组,是战区激光武器地基大威力激光炮的配套项目。这种研究并不新鲜,大国都有地基激光武器的研制,大型电容器以其充放电特性成为首选。核激光更强,激光武器研究所核激光实验室从理论物理研究院抽调了六十名物理学家从事这块的研究。

    想到激光武器,李庄觉得非常搞笑。兔子终结者rt的工作卓有成效,但外界都盯着固体激光器,因为它是实用的激光武器,体积小,寿命长,毁伤能力超过花旗**方使用的同功率激光枪。能杀飞奔的兔子,自然也可以杀跑得不快的人。联合技术公司本打算生产三千台,并改进探测系统和识别系统,兼做田鼠终结者,但被堪培拉叫停。现有的五百台rt则保留,估计是军方的意思,他们要看这种战斗机器人的寿命和稳定性,因为rt管理员都是脱掉军装的前大兵。

    激光武器研究所并没有出现在公司名录上,它在公司内部被称为激光工程研究所二所,由军工研究院和应用物理研究院联合管理,对高能激光武器的研究涉及六项关键技术高能激光器、大口径发射系统、精密跟踪瞄准系统、激光大气传输及其补偿、激光破坏机理、激光总体技术的研究都非常深入。其他研究院的前沿技术,基本上都被激光武器研究所无偿使用,这点研究员们倒没有意见。

    研制核激光需要铀,矿产矿物研究院在不毛之地到处勘探,已发现几个铀矿,只是埋藏太深,得用更强大的采矿机器人。

    澳洲这个大岛,资源方面无可挑剔,唯一不怎么好的石油,幸亏公司使用量并不大,不然又得受国际形势影响。澳洲有丰富的铀矿,占世界23%之多,却没有一座核电站,日本核危机之后,铀矿开采企业更是身价大跌。

    为了“炼金炉”计划,基础设施集团本打算申请修建核电站,但被大面劝止。这东西修起来资金还在其次,技术方面法国人有足够的实力,也愿意替公司修建,但堪培拉那边根本通不过。

    选址是最大的麻烦,核电站因为冷却问题,多修建在海边,需水量很大,但一号公路沿线环保问题严重。至于修建在沙漠内部,这个想法很大胆,但王梅那边要叫苦。

    华夏这几年的需求严重下降,澳洲的资源供应多转向其他国家,公司一直在囤积燃料电池电厂所用的天然气。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燃煤和太阳能组合电厂的申请已经通过,环保方面做的比较好,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不小。

    堪培拉不明白联合技术公司在电力供应已经足够充沛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修建如此大的组合电厂,难道钱多得发慌?有些团体指责的环保问题,则被准备充分的数据说明给摆平,大型组合电厂项目得以成行。

    电源管理技术一直公司的强项,虽然弱电和强电差别很大,但新能源研究院输配电实验室还是有足够的实力设计很好的换流站,有些关键技术方面还向abb集团申请了技术援助。整个公司内部以直流电使用为主,只有少数特殊位置需要用到交流电。
    第(2/3)页